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圣彼得
[打印本页]
作者:
susan-andy
时间:
11.3.2008 17:30
标题:
圣彼得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2.6.2009 16:46 编辑
主曾特别托付彼得,去坚固他的众弟兄,而他们正在经历的景况,也确实需要特别的安慰和力量。他们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他们因作基督徒而受苦。反对他们的人称他们为作恶的,恶意诋毁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信心、忍耐、和节操所遭受的试验如同「火炼』(彼得前书四章12节)。他们好像被火焚烧一样。他们实在是蒙召来与基督一同受苦的,他们的道路如同主从前所走过的,要经过客西马尼围来到各各地。在骄傲的异教审判官面前受审、丧失财产、遭受苦刑、家人分散、受毒打、被长期监禁、在斗技场上受死、或被火烧死一一一这一切就是他们的经历。有人指出,彼得所用「作恶者]这个名词,在希腊文中就等于塔西图(Tacitus)用以处罚基督徒的那个罪名。
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什么会比使徒的一再叫他们想起救主的榜样和坚贞,更能给他们鼓励呢?他已经为他们受过苦,给他们留下榜样,叫他们跟随他的脚踪行。他们所遭遇到的事,并不是新奇的。基督亦会像他们那样受过苦,所以他们大可以能与他崇高的死相联结为荣。他说,「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彼得前书四章13节)。他在这句话里揭露了他自己的秘诀。在他的眼前,总呈现着殉道者的死,正如主从前对他所说过的。因此他将他自己坚定勇敢的来源告诉别人,叫他们知道曾为他受苦的基督,会在他赤足蹈火时近前来加添他的力量、支持他。
彼得是被钉十字架殉道的,不过他是头向地而脚朝天,因为他以为自己不配像主那样被钉。作这一类事对罗马兵丁而言倒是寻常的。优西比乌(Eusebius)证明有好几个殉道者都是被处以那样残酷的死刑。彼得就是那样脱离了他的帐棚。他就是那样在罗马去世。他就是那样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到他所热爱的救主怀里。他有一次曾说,『主阿,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主实际上如此回答:『你现在不能,也不是这个地方。在你所当打的仗和所当跑的路尚未完毕之前,你还有许多事情要学习,但你后来却要跟我去』(参见约翰福音十三36)。那句话现在应验了;从这句话中,我们难道看不出受苦的君主对他受苦的朋友所表示的同情和关切么?他自己受过十架酷刑,在手脚和肋旁留下了伤痕,一定会使他尽可能去减轻彼得被钉时所受的痛苦。他一定在那边等候他的仆人,欢迎他凯旋进入父的国和荣耀中。
劳苦打鱼的长夜过了(彼得跟随耶稣前是个渔夫),耶稣来到岸边欢迎他。生命树的叶子医治了他所受的伤,主的欢迎使他忘掉了疲劳。那时亲爱熟悉的人都聚集在他左右,大家都因主的同在而散发出爱的荣光。没有一个人要问你是谁?或问这是何处?因为他们都知道那是主,并知道他们都是在他所应许为他们豫备的家中。
圣经约翰福音十三章记载:
耶稣为门徒洗脚
1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2 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
3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
4 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
5 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
6 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阿,你洗我的脚吗?
7 耶稣回答说,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8 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9 西门彼得说,主阿,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
10 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
11 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
预言彼得不认主
36 西门彼得问耶稣说,主往哪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
37 彼得说,主阿,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
38 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后来当主耶稣被抓到公会受审时,彼得真的连续三次否认耶稣,虽然不久之前他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为耶稣基督牺牲的决心。这是他的软弱和失败,为此他出去痛哭。耶稣的使徒们在未得主所应许的圣灵时,他们有很多的软弱,但当圣灵降在他们身上,使他们生命得以更新,且领受力量,勇敢而积极地为耶稣工作,彼得得圣灵之后的表现:圣灵于
五旬节
时降在门徒身上,彼得就站起来,高声为主作见证,引领很多人悔改信主(使徒行传二章),从此以后,虽然遭遇逼迫,反对,他不再退缩,反而更加勇敢为主工作。
摘自迈尔著的『彼得-----渔夫, 门徒, 使徒 』
[
本帖最后由 susan-andy 于 11.3.2008 19:09 编辑
]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