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新版明朝灭亡真相ZZ[1]
[打印本页]
作者:
雪童
时间:
4.12.2002 18:34
新版明朝灭亡真相ZZ<br><br>目 录<br>1.战役篇<br>1.1.萨尔浒大战(上)<br>1.2.萨尔浒大战(下)<br>2.明代制度篇<br>2.1.明代兵制的变迁<br>2.2.明代的厂卫机构<br>2.3.明代的内阁制度<br>3.大明帝王篇<br>3.1.万历之怠工<br>3.2.万历之敛财<br>3.3.崇祯之用人<br>3.4.崇祯之重征<br>4.明代忧患篇<br>4.1.海禁之失<br>4.2.倭寇之患<br>4.3.党争之祸<br>4.4.流民之弊<br>5.明代人物篇<br>5.1.张居正的改革<br>5.2.袁崇焕的悲剧<br>5.3.吴三桂的投诚<br>5.4.李自成的速胜<br>5.5.李自成的速败<br>5.6.洪承畴的忠诚<br>5.7.陈园园和明亡<br>5.8.史可法的殉国<br>6.南明篇<br>6.1.南明之腐败<br>6.2.南明之军政<br>6.3.南明之灭亡<br>7.大清篇<br>7.1.皇太极的改革<br>7.2.入关后的政策<br>8.明之灭亡<br><br><br>1.战役篇<br>1.1.萨尔浒大战(上)<br>明朝与女真(满族前身)的第一次大战就是萨尔浒大战。<br>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双方的情况。<br>首先我们来看看双方的兵力。<br>女真方面,八旗兵约六万人,当时女真全部人丁不过数十万。<br>明朝方面,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女真族的一支部落,努尔哈<br>赤的世仇)兵二万,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总兵力达二十万左右,号称四<br>十七万。并且明军还有火器钢炮,军火锐利得多。<br>从这些数据来看,明军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不过,兵力、武器和战斗力未<br>必是成正比的。<br>这里对明军的兵力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明军总兵力仅为九万。<br>二十万和九万,差距可不小。<br>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数字偏差呢?<br>这可能和明朝军事制度有些关系。<br>明朝的军人主要来源于“垛集军”。“垛集军”就是把大批人民划为军籍,世<br>世代代做炮灰。明朝号称军队可以自给自足,实行的就是三国时期的军屯那套,<br>士兵们战斗时候打战,和平时候种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花国家的钱。<br>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军屯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军丁、屯地、屯<br>粮严重失额。明朝政府不得不改变策略,承认屯田民地化,扩大募兵制,向农民<br>加增粮饷。<br>可是明朝政府一向都很穷,又不习惯增加大笔的军费开销,加上后期几个皇<br>帝如万历、崇祯都要搜集财物的癖好,总是想方设法克扣或者拖延军饷,导致明<br>朝后期军饷问题尤为严重。<br>在明朝后期,朝廷被迫采用募兵制为主的征兵方式,可是普遍的结果却是民<br>众一拥而上,将军饷一抢而空,然后四处逃命。<br>明朝后期,明军的战斗力也很成问题。<br>倭寇横行时期,曾经柴家鹿一战,倭寇仅以四十二人就杀退明军官兵千余人,<br>杀死明军六十余人;浙江兵备副使刘熹曾率兵五千攻击倭寇据点,倭寇以二百余<br>人迎战,就击溃明朝军队,明军士兵未发一弓一箭便望风而逃。<br>到了这种地步,谁也没想过能打胜战。<br>军官们为了行贿长官,或者是乘机捞一笔自己享用,虚报兵数从中牟利的现<br>象时有发生,并且愈到明朝后期就愈严重。<br>到底手下有多少士兵,恐怕军官们自己也不太清楚了。<br>所以萨尔浒战役明军投入的总兵力究竟是多少,当时的将军们心里也没数,<br>可能是一笔糊涂账。<br>当然,不管怎么统计,相对于女真,明军还是占有兵力和兵器的优势的。<br>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战斗的地点——萨尔浒。<br>“萨尔浒”是满语,汉语翻译过来叫做“木橱”,也就是树木茂密意思,位<br>置在今天的抚顺市,历史上的萨尔浒一带是北方古老女真族(即满族前身)繁衍、<br>生息和清王朝龙兴之地。<br>这场战役,是属于明军的一场主动挑起的入侵战,在别人的领土上作战,明<br>军没有地理优势。<br>那么,挑起战斗的原因是什么呢?<br>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还得从头说起。<br>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br>女真族在明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br>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努尔哈赤是属于建州女真那部分。<br>《后金实录》所记之女真三大系统,即:“后金国”就是建州女真,“呼伦国”<br>是海西女真,“东海”是“野人女真”的一支,另一支为黑龙江女真。各系统又<br>分为若干部,各部人丁多少不一,地域广宽不等,这大大小小的百个部落城寨的<br>女真,人丁总共约有六至八万。<br>《后金实录》提到:<br>时各地之国为乱。后金国之苏克护河部、浑河部、完颜部、栋鄂部、哲陈部、<br>长白山纳殷部、鸭绿江部、东海窝集部、瓦尔喀部、库尔喀部,呼伦国之乌拉部、<br>哈达部、叶赫部、辉发部,各地盗贼蜂起,各自僭称汗、贝勒、大人,每村每寨<br>为主,各族为长,互相征伐,兄弟相杀,族众力强之人,欺凌、抢掠懦弱者,甚<br>乱。<br>女真族各族蜂起,各自称王争长,互相残杀。<br>在这种混战的局面下,女真族人感到痛苦不堪,这时候迫切的需要有人来统<br>一女真族,努尔哈赤就应运而生了。<br>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努尔哈赤统一了整个女真部落,后来努尔哈赤即汗位于<br>赫图阿拉,定国号为后金。<br>努尔哈赤称汗之后,发布“七大恨”告天征明。<br>七大恨,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一六一八年(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br>四月十三日,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其文曰:“我之祖、父,未尝<br>损明边一草寸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欲修<br>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br>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br>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窬疆场,肆其攘村,我遵誓行诛;明负<br>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br>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br>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br>兵驱逐,恨五也。<br>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陵侮,恨<br>六也。<br>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党之,挟<br>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这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br>存,逆天意者败而亡。何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br>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故天厌扈伦启衅,惟<br>我是眷。今明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br>欺陵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征之”。<br>“七大恨”集中反映了女真十分痛恨的两大问题,一是明朝政府欺凌女真;<br>二是明朝政府反对女真各部的统一,要维持女真“各自雄长,不相归一”的分裂<br>局面。<br>那么,努尔哈赤所提出的“七大恨”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出于政治目的编<br>造呢。<br>我们先来看“明朝政府欺凌女真”一事。<br>明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看不起女真族,那是很正常的。<br>就算是到了明朝快灭亡的时候,也都没有把满族人放在眼里,这一点有些像<br>清朝后期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还要说“恩赐”一样。<br>欺凌少数民族的事情,也算是中国汉人正统的老传统了,早在五胡乱华时期,<br>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残暴统治和奴役就导致了疯狂的报复。各民族平等的意识那是<br>直到近代中国才具有,在这之前各个民族多是相互看不顺眼,势力大的一族,自<br>然就欺辱弱小的一族。<br>女真自元以降,三百多年里,由于涣散分裂,先后隶于元、明君主之下,受<br>尽了压迫剥削。<br>明朝皇帝以及手下的文武官将,贱视女真,称其为“东夷”,任意欺凌,百<br>般盘剥。史载明臣“藐视女真诸大臣欺凌侮辱,用拳殴打,不许站在门口”,“无<br>怀柔之方略,有势利之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括尽不已,(对女真)苦害欺<br>凌,千态莫状”。<br>明朝政府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停止朝贡互市,严重地阻碍了女真社会经<br>济的发展;军事上经常派兵深入女真境内,大肆烧杀掠夺,无所不为,因此不断<br>激起女真人民起来反抗,却遭到残酷的镇压。<br>反对女真各部的统一,那是明朝政府的战略。<br>明朝政府因顾忌女真“兵满万人,则不可改”,而对其实行“以夷制夷”、“犬<br>牙相制”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在女真各部之间制造矛盾,进行离间分裂活动,<br>致使女真社会动乱不安,其目的就是千方百计阻碍女真各部的统一,诛戮欲国统<br>一之领袖。<br>统一女真部落带来的军力强盛对明朝政府的确是一个威胁,才能出众的努尔<br>哈赤,更是受到明朝政府的猜忌,所以明朝政府支持与努尔哈赤为敌的女真叶赫<br>部落。<br>干涉和阻挠女真统一的事情,明朝政府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做出来的。<br>不过这样一来,明朝政府和努尔哈赤政权的关系就越闹越僵。<br>基本上“七大恨”所提出的事情属实,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br>因为从根本上女真的统一和明朝政府的利益是矛盾的,所以双方通过决战来<br>解决纷争在所难免。<br>站在双方各自不同的利益考虑,很难说是谁对谁错,各人都有各人的立场。<br>明朝政府为了自身的安全,对少数民族挑拨离间,采取压迫的手段,并不光<br>彩,但是出发点还情有可原。而女真族希望结束自身战乱纷争,反抗压迫和欺凌,<br>那也是正义的行为。<br>话又说回来,明朝政府非但对女真是压迫,对自己的子民一样也是剥削和残<br>酷统治,逼反李自成、张献忠,逼反百万流民,逼反这些有口饭吃就会老老实实<br>种地的农民。<br>明朝政府不是靠开明、积极的政策来使国家强大,反而对内镇压异己、实行<br>特务统治,对外则强势凌人,将安全建立在少数民族的痛苦之上,最后结下不可<br>解的仇怨。待到国内火山的爆发,无可避免的就是政权的总崩溃。<br>事实上,明朝政府也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应对乏策而瓦解的。<br>在努尔哈赤宣布了“七大恨”之后,女真步骑二万进攻抚顺,明朝游击李永<br>芳出降,于是捣毁抚顺城,掳掠人畜三十万而归。两月后,又攻下抚安、鸦鹘关、<br>清河等城,使“全辽震动”,北京“举朝震骇”,就连三十多年不理朝政的明神宗<br>也十分焦急起来。<br>辽东乃是京师左臂,如有一失,就要威胁到明朝首府的安危。<br>虽然“辽事议者,以必剿为主”,但是“而今九边空虚,亦惟辽左最甚”,此<br>时“辽东战士不满八千,而建州控弦之骑三万”,兵力对比十分悬殊。<br>明在辽东的驻军,正如山海关主事邹之易所说:“今之将领,平日不习战,<br>大都以退缩为得计。……累年以来,不修兵具,朽戟钝戈,援急不足为用,金鼓<br>几于绝响,偶令之截杀,股栗腕战,面孔殊无生色”;许多士兵“不能开弓,或<br>开弓而不及十步”。<br>因此,明朝政府只好从全国调兵遣将,赴辽对后金作战。值得注意的是,明<br>朝政府调往辽东的基本上是南方的士兵,比如四川等地,这些士兵不熟悉当地的<br>地形,也不适应严寒的气候,甚至不熟悉他们的统帅。<br>万历四十六年,即1618年,明朝政府任命所谓“熟谙辽事”的兵部右侍郎<br>兼佥都御史杨镐经略辽东,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到了万历四十七年,援辽的各路<br>明军先后到达。<br>这时,明朝政府担心师老财匮,欲其速战,不断发红旗催战,于是杨镐依据<br>明军兵多将广的优势,制定了声东击西,分兵合击的战略。<br>明朝政府认为“数路齐捣,旬日毕事耳”。<br>这也就是萨尔浒战役的发生原因。<br>当时的明朝政府的“擒奴赏格”中说。<br>“凡能擒斩奴儿哈赤者,赏银一万两,升都指挥使世袭。擒斩奴酋八大总管<br>者,赏银二千两,升指挥使世袭。擒斩奴酋十二亲属伯叔弟任者,赏银一千两,<br>升指挥同知世袭。擒斩奴酋中军、前锋暨领兵大头目者,赏银七百两,升指挥金<br>事世袭”。<br>“北关金、白两首擒斩奴酋,即给与建州敕书,以龙虎将军封殖其地”。<br>其中“八大总管”及“十二亲属伯叔弟侄”,是指努尔哈赤的子孙,即代善、<br>阿敏等贝勒,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是指额亦都、阿敦等八旗高级官将。<br>“北关金、白两首”,是指叶赫国主金台石、布扬古贝勒。<br>从这个“擒奴赏格”可以看出,明朝政府的目的是希望将努尔哈赤家族斩尽<br>杀绝,并且鼓励其世仇叶赫立功,还许诺将建州赐予叶赫。<br>明朝政府就是想消灭整个建州,也就是消灭女真族,这场战争,或许明朝政<br>府没什么正义可言吧。<br>对于女真来说,萨尔浒战役是他们生死存亡的决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br>失败就是被消灭。<br>命运就是这么惨酷,女真必须要面对强大的明帝国。<br>明朝国力强大,手工业和农业十分发达,是高度发达的封建社会国家,当时<br>明朝统计人口数量有六千万,那时候是按人口缴税政策,民间隐瞒了大量的人口,<br>专家一般认为当时明朝人口大约在一亿左右,还有学者认为人口在1.5亿左右,<br>相对女真而言,可算有近乎无限的恢复补给能力。明朝的常备军维持在120万以<br>上,还有配备有火炮、火枪等先进武器。<br>而女真仍属于奴隶制,生产力低下,其时人口不过数十万,士兵为最多六万<br>左右,一经战败,就无力回天。<br>他们手中的筹码少得可怜,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以及<br>他们的运气,或者,还有对手的愚蠢。<br>那时候的女真族上下都充满了绝望的悲壮吧。<br>萨尔浒战役发生在了1619年,即万历四十七年。<br>这场战役被后人评定为影响中国的一百次战争之一,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br>喻。如果女真不幸战败,女真族就将彻底消失,那么中国以后几百年的历史就会<br>完全改变。我们今天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中国还有一个满族,中国的命运也会显得<br>扑朔迷离,李自成能不能取明帝国而代之,中国近代能不能逃过那段最屈辱的历<br>史,都令人悠然神往。<br>只是,历史没有假设。<br>1.2.萨尔浒大战(下)<br>明经略杨镐、蓟辽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等共同商定方略:<br>以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为目标,分进合击,4路会攻。<br>具体部署为: <br>总兵杜松率兵担任主攻,由沈阳(今属辽宁)出抚顺关(今辽宁抚顺东)入<br>苏子河谷,由西面进攻,是为西路军。这一路是属于明军进攻的主力,兵力最盛。<br>总兵马林率所部及叶赫兵出开原(今属辽宁)经三岔儿堡(今辽宁抚顺市北),<br>入浑河上游地区,从北面进攻,是为北路军。<br>总兵刘綖率兵会合朝鲜军队经宽甸(今属辽宁)沿董家江(今吉林浑江)北<br>上,由东南面进攻,称东路军。在杨镐的布置中,刘綖这路军是属于诱敌部队,<br>据说是杨镐和刘綖不合,故意陷害。<br>总兵李如柏率兵经清河堡(今辽宁本溪县北清河城)、鸦鹘关(今辽宁新宾<br>西南三道关),由西南面进攻,是为南路军。<br>另外,明军还有一支机动部队保障后方交通。<br>总将杨镐坐镇沈阳指挥。<br>杨镐命令明军4路兵马会攻赫图阿拉。当时明军原拟二十一日出兵,但是十<br>六日天降大雪,又改成了二十五日。<br>也不知道杨镐吃错了什么药,可能自以为大军会攻,胜利在握,在出师前的<br>二十四日,竟派人向努尔哈赤下战书,无异于将进军日期告诉了敌人。<br>努尔哈赤得到明军分路来攻的消息之后,准确的判断出杜松的西路军是主<br>力,采取了“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br>据此,努尔哈赤将兵力集结于赫图阿拉附近,准备迎战。<br>西路军于二月二十九日,出抚顺关急进,三月初一抵达萨尔浒。杜松将自己<br>的部队一分为二,以主力驻扎萨尔浒山,自率万人渡河进攻吉林崖。<br>杜松没有等到友军的到来,鲁莽冒进的举动遭致了后人的批评,认为他的冲<br>动直接导致了明军的总溃败。<br>杜松是明朝的一员猛将,人称“杜疯子”,属于打起战来不要命的那种,当<br>然,也是属于不用脑子的那种。<br>当时吉林崖虽然只有数百名女真兵防守,不过因为吉林崖地势险峻,设施坚<br>固,杜松率队数攻不下。<br>此刻,努尔哈赤调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等率二旗兵增援吉林崖;自己<br>亲率六旗兵进攻萨尔浒一带杜松军主力。<br>三月二日,两军在萨尔浒交战。<br>决战的时候正是午时,但却天色阴晦、咫尺难辨。<br>明军以火把照明,希望通过火炮给后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但是因为气候寒<br>冷,天色昏暗,再上后金的骑兵移动速度极快,而明军的火炮笨重,结果火炮攻<br>击收效甚微。而女真兵正好利用明军的火把,由暗击明,集矢而射,多数命中。<br>奇袭得手,努尔哈赤趁机以优势兵力发动强攻,在大雾掩护下,越过堑壕,<br>拔掉栅栏,攻入明军营垒。<br>杜松军主力死伤甚众,无力反击,四散溃败,萨尔浒大营瓦解。<br>正在吉林崖作战的明军,听到大营已失的消息,军心动摇。<br>杜松虽然奋不顾身,督队力战,但是大势已去,他本人被后金兵团团围困,<br>最后中矢落马而死,其部将王宣、赵梦麟等相继阵亡,士卒死亡万余人。<br>努尔哈赤歼灭西路军,转兵北上,集中力量对付北路军。<br>北路马林军于三月二日夜,抵达尚间崖(今辽宁抚顺县哈达附近)一带,得<br>知杜松败亡的消息,不敢前进。<br>马林将部队分驻三处:一部西向进驻斡珲鄂谟(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br>一部趋东南,扎营斐芬山;自率主力驻尚间崖,命军环营挖掘三层壕沟,置火器<br>于壕外,以骑兵继后,作就地防御。<br>三日晨,努尔哈赤集合兵力直向尚间崖逼来。<br>努尔哈赤分兵两路:一由四贝勒皇太极率领,直冲斡珲鄂谟;一由自己亲率<br>主力,由大贝勒代善为先锋直逼尚间崖。<br>当天双方接战。<br>后金先在尚间崖击败以逸待劳的马林北路军,继而在斐芬山全歼该地明军。<br>至此,北路军全军覆没。<br>而马林仅以身免,逃回开原,叶赫兵见势,不战自退。<br>马林的消极防御无法抵挡住努尔哈赤的重点进攻,这是显而易见的。<br>不管怎么样,抛弃了士兵独自逃走将军率领的部队总是士气低落的,北路军<br>之败不能不说没有这个原因吧。<br>击败杜松、马林兵后,努尔哈赤立即统帅八旗返回赫图阿拉。<br>刘綖所率领的东路军,于二月二十五日,由宽甸出发。由于沿途山路崎岖,<br>加上努尔哈赤在沿途设置三道路障,分兵阻险,进军十分艰难,所以直到三月初<br>四日,才进至富察(今辽宁宽甸东北)一带。<br>因为不知道西路、北路失利,刘綖还是按原定计划行进。<br>努尔哈赤击败北路马林军以后,立即移兵南下。一面令主力在阿布达里冈(赫<br>图阿拉南)设伏以待;一面诈称杜松军已逼近赫图阿拉,要刘綖速进,以诱其入<br>伏。<br>刘綖不明虚实,当即下令轻装急进,于三月五日到达阿布达里冈,后金伏兵<br>突然而起,刘綖中箭身亡,部队大部被歼。东路军残部撤至富察,又遭到努尔哈<br>赤挥兵扑灭。<br>朝鲜兵见到刘綖的死亡大惊失色,不战而降。此刻,东路军彻底失败。<br>讽刺的是,本来作为明军诱敌的刘綖部最晚到达了战场,并且对于己方主力<br>被击溃一事茫然无知,最后居然还中了女真的诱敌之计。<br>据说杨镐当时向刘綎发出了撤退的命令,可是明军低下的通讯效率使得刘綎<br>无法及时收到命令。<br>当女真的袭击到来时,刘綎正的纵队还处于行军队形。<br>刘綎是明末名将,他有个绰号叫“刘大刀”,一口百二十斤的镔铁大刀,可<br>于马上轮转如飞。他曾经远征缅甸、朝鲜,战功卓著,威名远镇海内。<br>据说刘綎不光个人作战勇猛,而且还治军极严,他的部队“行则成阵,止则<br>成营”,并且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是明军中少有的善战之师。不过朝鲜方<br>面的资料称,女真来袭的时候,刘綎的士兵们正在村庄中抢劫。<br>而南路军,从三月一日出鸦鹘关,迟迟不进,逗留观望。<br>南路李如柏和女真建州有着很深的交情,在明军兵败后,李如柏选择了自杀<br>谢罪,大概也是无法交待自己在萨尔浒一役中的消极表现吧。<br>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部队,对三路明军未作任何策应。等到杜松、<br>马林两路战败,他才慌忙调南路军的李如柏回师。<br>李如柏的南路军回撤,据说途中自相践踏,死伤千人。<br>此役,双方作战五日,女真大获全胜。<br>这战真是令人扼腕叹息,明军以兵力和火器的绝对优势,加上事先通盘考虑<br>的战略部署,竟然毫无反抗之力,就这样子速败了。<br>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明军的失误之处。<br>将帅方面,杨镐文人出身,缺乏战争经验,没有能力统筹全局,加上私心自<br>用,故意陷害刘綎,而西路军杜松的轻举妄动,贪功冒进,南路军李如柏处境尴<br>尬,用兵迟疑,都是直接导致明军兵败的原因。<br>杨镐这个人还算是懂一点军事的,曾经夜袭蒙古军,也曾开荒种田立过功,<br>后来远赴朝鲜与日本人作战,大败,不过朝中有人,保住了自己的位置。<br>萨尔浒大败之后,有御史弹劾杨镐,可是明神宗置之不理。没多久,开原、<br>铁岭又相继失守。这时候言官再次弹劾杨镐,杨镐这才被逮捕下狱,于崇祯二年<br>被杀。<br>战略方面,明军采用的是分进合击,四路会攻的战略,当然,这样的部署本<br>身不足已成为致命要害,但是必须认识到,要分进合击,就必须对四路军马进行<br>全面地把握,要求主帅能够及时了解战况,要求各部队能够相互支援,要求各部<br>队之间保持信息的畅通,而这几点,明军都没有做到。<br>在明军主力西路军受到围歼时,杨镐远在沈阳,一无所知。没有对努尔哈赤<br>的奇袭做出任何反应,也没有调度部队进行增援,更没有修改自己的分进合击计<br>划。就这样任其各个击破。<br>三月三日,明军的西路、北路已经溃败,而东路军在三月四日竟然还没有得<br>到任何消息,仍然按照原定计划行事,最后中伏惨败。<br>杨镐手中握有一支实力不弱的机动部队,并且还有一支实力完好无损的南路<br>军,在整个战役中居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连掩护兄弟部队败退都没有做到。<br>杨镐身在后方对战况茫然无知,而前线又没有人统一指挥和协调,以至先机<br>尽失。文人领兵,多是如此,纸上谈兵,纵横无敌,实际操作起来却应对乏策。<br>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女真的努尔哈赤雄才大略,用兵如神。<br>努尔哈赤对敌情了若指掌,并且针对明军的情况作了及时而有效的调整,尤<br>其是两日之内连破明军主力西路和北路大军,其战斗力之强、调度之机动灵活,<br>令人叹服。<br>《银河英雄传说》里,一代军事天才莱茵哈特初出茅庐的“亚斯蒂星域会战”<br>中,正是利用敌人分兵突进的时间差,短时间内己方可以形成兵力的局部优势,<br>采取集中兵力突破性攻击战术,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取得了胜利,其实也就<br>是努尔哈赤的战术。<br>不过,努尔哈赤面对的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他要仔细了解敌情,并且准确判<br>断敌人的主力所在,还要利用敌人的每一个失误,用间谍诱使东路军中伏,随时<br>提防南路军和杨镐的增援部队,更要在五天之内转战各地,和三支不弱于自己实<br>力的部队交战并且击溃敌人,看上去很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努尔哈赤<br>做到了这些,取得了胜利,也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br>此役,明军惨败,“覆军杀将,千古无此败衄”。<br>消息传到开原、铁岭,“人逃之尽矣”。随之沈阳、辽阳也风声鹤唳,“民逃<br>军逃,将哭道哭,大小将吏,无不私蓄马匹为逃走计者”。<br>与此同时,京师上下惊恐万状,“人心?b怯,谈虎生变”。“大小臣工,无不<br>骇愕,……官吏、士民以及商贾向寓京师者,卒多携家避难而去”,甚至感到“国<br>家之计岌岌乎殆哉”,“其间惶惶之状,不能以旦夕待”。<br>萨尔浒之战的结果,使得辽东局势起了根本变化,从此明朝在军事上失去主<br>动进攻的力量,被迫处于防守地位,而,女真则由防御转入进攻。<br>萨尔浒战后不久,女真又连下开原、铁岭,并且灭掉叶赫,兵锋直指辽沈。<br>中国的历史,又翻过了一页——<br>2.明代制度篇<br>2.1.明代兵制的变迁<br>明朝建立的是一种全新的军事制度——卫所制。<br>根据这种卫所制,在中央设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作为全国最高<br>军事机构。<br>五军都督府统辖若干都司,都司统辖设立在全国各州县的若干卫所,大体以<br>五千六百人为一卫,设指挥使等官,管辖五个千户所。以一千二百人为一个千户<br>所,设千户等官,管辖是个百户所。以一百二十人为一个百户所,设白户、总旗<br>等官,管辖两个总旗,十个小旗。<br>截止1393年,即洪武26年,全国共有十七个都司,三个行都司,一个留守<br>司,三百二十九个卫,六十五个守御千户所,军数约为一百二十万人。<br>当时卫所的兵源有四类,第一是“从征”,即原来的农民起义军战士,包括<br>反元各部的战士;第二是“归附”,即投降的元军;第三是“谪发”,因“罪”而<br>罚充的官吏或士民,称作“恩军”或“长生军”;第四是“垛集”,即征调平民充<br>军,世世代代成为军户。<br>显而易见,在明朝的后期,兵源已经缺乏“从征”和“归附”来源,这样明<br>军的组成就从明初时候颇有理想和斗志的“从征”军为主变成以“谪发”和“垛<br>集”为主,部队成员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直接导致了战斗力的下降。<br>五军都督府的职责是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而军官的任命、军队的调遣则<br>属于兵部。一旦战事开启,兵部则听从皇帝的旨意,任命总兵将官,发给印信,<br>战事结束,将官交还印信,士兵回归卫所。<br>明朝政府通过这样的军事制度使得将帅的权力受到大幅削减,而皇帝控制了<br>全部的兵权,卫所制度能够避免将帅拥兵自重的危险,但是却造成了兵不识将,<br>将不识兵的状况,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br>当然,在明朝的后期,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变,由于明朝政府已经无力控制整<br>个局势,就采用募兵制的做法,并且不得已的放任兵权的转移,明朝的中央集权<br>转变成为地方军阀割据。<br>其实在清朝后期,甚至是每个王朝后期,比如东汉末年、唐朝末年,都出现<br>了类似情况,由于中央政府的腐败无能,不得不在无力解决危机的情况下将兵权<br>下放,这显然会带来更大的危机,但是这时候的中央政府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br>在渴死和喝毒酒面前,任何的选择都将是错误,后人唯一应该反思的是,究<br>竟是什么使得一个庞大国家的中央政府沦落到如此的窘迫。<br>而明朝就得从军屯制度说起。<br>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政府制定了军事屯地制度,其中规定:边军<br>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士受田一份(五十亩),<br>由朝廷供给耕牛、种子、农具,三年后交纳赋税,每亩一斗。1402年(建文4<br>年)规定屯田赋税条例,军士一份屯田,征粮十二石,置于屯仓,由本军自行支<br>配,余粮上缴,作为本卫官军俸饷。<br>这些政策刺激了军士屯田的积极性,在明朝初期,军屯政策不仅可以支付粮<br>饷军需,还能略有剩余,军屯的税粮是早期明朝政府的主要收入之一。<br>除军屯外,还有民屯。明初统治者多次组织人多地少的“狭乡”农民到人少<br>地多的“宽乡”去屯种,还把蒙古族人民迁徙到各地去屯种。这些屯民除移民外,<br>还有“召募”和“罪徒”。他们直接由明朝地方政府管理,军屯则属於卫所管理。<br>自从宣宗之后,军屯渐渐衰废。《明史食货志》说,宣德时候,屡次核实各<br>处军屯田地,年产余粮减半。英宗正统以后,军屯管理更加松弛,屯粮仅存三分<br>之二。<br>造成军屯制度备破坏的根本原因是明朝政治的腐败,专制独裁的恶政就像是<br>一头徘徊在明帝国周围的怪兽,它轻易撕碎任何改革改良的政策制度,慢慢将这<br>个庞大帝国的血液吸干,最终连同这个帝国一起走向毁灭。<br>自明宣宗宣德以后,“臣僚宴乐,以奢相尚”,尤其是到英宗正统时土地迅速<br>集中,朱姓皇族地主更加恶性膨胀。明朝政府给亲王庄田多达10万亩。<br>嘉靖时岁支各藩禄米至853万石,再加上一批皇亲国戚,构成一个庞大的寄<br>生阶层。他们凭借政治特权,往往以“空地”、“闲地”、“退滩地”、“荒地”种种<br>名目,向皇帝“奏讨”,“乞请”赐田,官僚地主也乘机大肆兼并土地。<br>剧烈的土地兼并,破坏了明初建立的屯田制度,原来的军屯,这时已经“田<br>归豪室,赋累贫军”。<br>明朝政府因为军事的需要,将临时派遣的军官改为长期驻守,这样他们就成<br>为了地方重要的军事长官,为了管理这些官员,明朝又设立了巡抚、总督的职位,<br>可以节制都司,因为打乱了卫所制的统辖系统,朝廷中贵戚官僚任意驱使军士建<br>造寺庙和宫室。地方将领把军士变为劳工,卫所军备军官更是任意役使,军士甚<br>至被迫为权贵种田,沦为佃户,军官也开始向军士“卖闲”,比如每月交纳200<br>钱就可免除军事训练。<br>剥削和不公正造成了军士的大量逃亡,而军官们不仅不予理睬,反而引以为<br>利,一方面贪污缺额的军饷,另一方面向逃亡的军士敲诈勒索,于是卫所军官便<br>成了有利可图的职位。商贾子弟纷纷重金行贿,求得此职以饱私囊,或将家奴登<br>入军籍,借此来贪污军饷。<br>另一方面,明代重文轻武,当时人人诵读的启蒙读物《神童诗》起首便是“少<br>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br>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军户子弟更是地位低下。<br>大量军士因得不到军饷又遭受如此剥削,加上社会地位过低而极力摆脱军户<br>身份,所以尽管朝廷三令五申,严禁逃亡,但是军士逃亡的数字有增无减。<br>由于镇守太监和军官占夺屯田、役使军士,导致军士逃亡,屯田荒废。军屯<br>制度崩溃。<br>据说1438年(正统三年),逃亡军士达数十万之多。山东一个百户所,原额<br>为一百二十人,逃亡后只剩下一个人。<br>兵制的破坏导致明朝军队的衰败,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北京周围的<br>78个卫,原有38万人,至16世纪初,只剩5—6万人,而其中实际操兵器者仅<br>有1万人。<br>蒙古骑兵曾攻至京郊,能看到北京城门处,明军竟不敢前去应战。<br>到16世纪初,一些卫所的逃亡军士已达其总数的80%,许多边地驻军也只<br>剩下兵力的一半。军官奉命出兵时,只好临时雇用矿工和盐工充数,或招募辽东、<br>陕西的雇佣兵。<br>英宗正统末年,募兵制开始出现,世宗嘉靖年间,倭寇猖獗,募兵的数量增<br>多,当时最有名的就是戚继光的“戚家军”和俞大猷的“俞家军”,从此之后,<br>募兵逐渐演变成一种制度,招募来的兵士也变成了军队的主力。<br>从卫所制到募兵制,是明朝兵制的重要变化。<br>明朝后期的历代政府都为军饷问题头疼不止,加上明朝后期几个皇帝是出了<br>名的守财奴,于是募兵的粮饷,都是由朝廷通过“加派”和“加赋”等办法,转<br>移到农民身上,随着卫所制的破坏,募兵的数量增多,农民的负担就越重,尤其<br>是明朝末年的“三饷”(辽饷、剿饷、练饷)更是臭名昭著。<br>因为不堪忍受苛捐杂税,农民或者逃亡成为流民,或者揭竿而起,而明朝政<br>府为了镇压起义,又必须增加募兵,于是在恶性循环中,明朝应对乏策,走向了<br>灭亡,这个问题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崇祯死弯”一章中有精彩的论述。<br>这个死弯纯粹属于明朝政府咎由自取,社会问题如火山爆发,令得明朝政府<br>进退两难,其实是厚积薄发而已,崇祯固然是一个不幸的皇帝,但是明朝政府统<br>治下比他更不幸的臣民比比皆是,而身为明朝政府的代理人为此而承担责任、付<br>出代价,并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地方。<br>明代的先进武器颇值一提,当年袁崇焕就是凭借火炮守住了山海关。<br>明代火器曾广泛用于军备,明末军营编制里,除一千人为骑射外,其余均为<br>火器手。火器装备普及到一营兵的三分之一左右。嘉靖时,陕西总督曾铣说:“每<br>一营(五千人大营)其用霹雳炮三千六百杆,合用药九千斤,重八钱铅于九十万<br>个,……,大连珠炮二百杆,合用药六百七十五斤,……手把铳四百杆……盏口<br>将军一百六十位。”<br>明朝军事实力很强,有重炮,有使用火药的攻击武器。可以看到,明军装备<br>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比起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弓箭刀枪的清兵,差距极大。<br>可是明朝的超级装备,在恶政的作用下就变成了不利因素。<br>火炮是从外国传来的,制造这些装备需要大笔的开销,为了避免损耗和外流,<br>一般这些装备都保存起来。到了战争的时候,火炮陈旧不堪不能使用,士兵也不<br>会使用这些火炮,经常发生击中自己人的事情,比如袁崇焕的助手就是死于走火。<br>更为可笑的是,府库管理由太监把持,军队要调用火炮抗敌,还要向太监们<br>行贿才行,于是军事技术上的进步完全被政治腐败抵消了。<br>似乎是为了弥补兵员和兵器的损失,明末统治者十分重视长城的修缮,或以<br>砖石加固旧城,或在某些地段增修新城。明朝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br>这种防御心理的形成,也许是因为卫所制度的衰落。<br>明朝政府通过修缮长城,将辽东、广宁和大同防线连为一体,其实也无异于<br>将东胜一带拱手让给了北方民族。<br>乌龟的防御姿态尚可称本能,而一个帝国的消极防御战略就只能是不思进<br>取,或者忙于内讧。<br>明代长城被评价为明朝政府闭关锁国的特征之一,事实上修长城本身不能证<br>明就是闭关锁国,不过明朝政府因为自身兵制的变化,军队战斗力的削弱,只能<br>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却是毋庸置疑的,说修缮长城反映了明朝政府缺乏自信、畏<br>惧少数民族的威胁,并不为过。<br>当年朱元璋自豪的宣称“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到了明朝后期<br>却耗资极大,战斗力极差,是为中国历史上效率最低下的军队。<br>明朝的灭亡伴随着的是一系列战争的失败,每次失败固然都有指挥上、补给<br>上的具体问题,但是究其根本,曾经击溃天下无敌蒙古骑兵的大明战士在明朝后<br>期如此不堪一击,原因还在恶政导致兵制的变迁。<br>2.2.明代的厂卫机构<br>锦衣卫和东厂是明朝特有的特务机构,庞大的特务组织公然以合法的形式存<br>在于明朝政权两百多年时间里,在中国历史上这是极为罕见的。<br>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初名仪鸾司,就是替皇帝掌管仪仗的机构。1382<br>年(洪武十五年),才改称“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设指挥使一人,统属有将军、<br>力士、校尉等官卒一千五百人。<br>卫属机构有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管卫中刑名和军匠事务,北镇抚司专<br>门负责“诏狱”,也就是奉皇帝的命令查办的各种案件。由于镇抚司对审讯的犯<br>人严刑逼供,引得怨声载道,朱元璋为了平息民愤,曾经在1387年,即洪武二<br>十年下令焚毁为中特制刑具,将全部狱囚送刑部议罪,并且诏令以后内外诏狱,<br>都要交三法司审讯,以减少冤狱。<br>不过朱元璋猜忌部下,还得借助于锦衣卫作为耳目,这样一来,锦衣卫维持<br>了尾大不掉的局面。<br>到了1420年,也就是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谋朝篡位夺取皇位,疑心病<br>特别重,当他迁都北京的时候,就立即在东安门北(今东厂胡同)设置了东厂,<br>专门用于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的事情,朱棣怕外臣徇私,不能够及<br>时把实况向他汇报,就特命亲信太监做东厂的提督,从此由太监提督东厂,就成<br>了明朝特设的制度。<br>东厂设立后,太监有了随意逮捕,刑讯朝野臣民的特权。为了平衡厂和卫的<br>权势,朱棣一面命令东厂所属的人员,由锦衣卫调充,同时又赋予提督东厂的太<br>监,有监视锦衣卫的权力,使之相互依赖,彼此制约,成为朱棣实行特务统治的<br>工具。<br>东厂的太监大部分由司例监的秉笔太监兼任,这样,太监不仅“口衔天宪”,<br>是皇帝的代言人,又可在内阁票拟的文件上“披红”,成了皇帝的代笔人,就足<br>够左右朝政了。东厂有缉捕臣民、任意杀戮特权的特务衙门,更给太监揽权广开<br>了方便之门。明之厂卫之祸与宦官相始终,直到明亡才结束,原因也在这里。<br>1478年,即成化十四年,明宪宗给北镇抚司颁发印信,规定所理诏狱,必<br>须向皇帝奏报,一切直接向皇帝负责,卫所不得干预,提高了北镇抚司的特权。<br>武宗正德时候的钱宁,世宗嘉靖时候的陆炳,都是掌管锦衣卫的人物。<br>钱宁在锦衣卫用事的时候,专门敲诈勒索,后来钱宁被杀,查抄他家藏有“黄<br>金可万斤,白金三十万斤,白玉带二千五百束,祖母绿佛像两尊,胡椒千五百石”,<br>变卖他的园宅,价值三十万万。<br>陆炳和严嵩勾结,诬杀了主张收复河套的夏言。陆炳甚至连主管东厂的太监<br>马广、司黎监李彬也告密下狱处死。他为了扩充势力,还选“缇骑”(就是身穿<br>赤黄色衣服的军役)中骁勇的七千人,另外委派心腹统领,在他掌管期间,锦衣<br>卫里“仰度支者(向户部领取粮饷者)”,多达十五、六万人,比明初时候扩大了<br>一百倍。<br>成化年间,宪宗为了加强特务统治,又设立了西厂,令太监汪直提督。<br>汪直果然不负皇帝的厚爱,“屡兴大狱”,其时,西厂所辖“缇骑”比东厂还<br>多一倍,从京师内外到大河南北,缇骑到出寻衅省事,上至亲王府,下到民间,<br>就算了斗鸡骂狗一类琐事,他们也缉拿拷索。<br>汪直用事,“先后凡六年,冤死者相属。”<br>1428年,也就是成化十八年,曾经关闭过西厂。可是在1506年,即正德元<br>年,武宗即位,重用宦官刘瑾,又恢复了西厂,刘瑾用自己的亲信掌管西厂和东<br>厂,当时两厂之间争权夺利,为了控制两厂,刘瑾又建立了一个“内厂”,由他<br>直接指挥,权力更大,连东厂、西厂都要受他监督。<br>刘瑾规定,凡“罪犯”进厂,不论罪名大小,一概都要受杖责,先打一顿,<br>然后要莫充军边塞,要莫戴枷发遣,一幅枷铐重达一百五十斤。这样的残酷迫害<br>下,官吏军民被害致死者达数千人。<br>明熹宗天启年间,魏忠贤以司礼监秉笔太监建领东厂,厂卫制度发展到了顶<br>点。他们专用酷刑来钳制臣民之口,用的刑具有特制的大枷、夹棍等五种,刑罚<br>有断脊、堕指、刺心、红绣鞋(用烧红了的铁烙脚)等,名目繁多,惨绝人寰。<br>《明史刑法志》提到东厂的制度,“凡中官掌司礼监印者,其属称之曰宗主,<br>而督东厂者曰督主。东厂之属无专官,掌刑千户一,理刑百户一,亦谓之贴刑,<br>皆卫官。”<br>这一些东厂的成员,专门挑选锦衣卫中最狡诈、阴险的人充当,负责侦察,<br>另外,东厂又收吸纳地方流氓、亡命之徒作为爪牙,每探得一件事情就马上密报,<br>这些人任意闯进人家家里搜捕,如果的贿赂满意,就马上离开,如果少不满意,<br>就用刑拷打,这个就称为“乾醡酒”,又叫做“搬罾儿” 。<br>东厂逼令犯事的人诬陷有钱人家,除非得到有钱人家的贿赂,否则就奏请下<br>镇抚司狱。<br>每月初一,东厂召集成员数百人,用抽签的办法分派各人差事,分到刑部、<br>都察院、大理寺、北镇抚司去监视审案的叫做“听记”;分到各官府、城门访缉<br>的叫做“坐记”。某官行某事,某城门得某奸,都要被报告到厂,这叫作“打事<br>件”。事无巨细,就连民间的米盐琐事,夫妻口角,也连夜报进宫去,为皇帝和<br>太监们提供笑料。<br>这样的特务统治,以至“上下惴惴无不畏打事件者” 。<br>明史中还提到这样一个故事。<br>有四个人在密室夜饮,有一个人喝醉了,就开始大骂魏忠贤,其他三个人吓<br>得不敢出声。这个人骂声还没有停,就有东厂特务冲了进来,把这四个人抓去见<br>魏忠贤,魏忠贤马上就磔死了那个骂他的人,赏了其他三个人钱。<br>关于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这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进士夏允彝《幸存<br>者》记载:<br>余见一术士徐姓者,五人共饮于逆旅,忽一人倡言忠贤之恶,不久当败。余<br>四人或默或骇,讽以慎言。此人大言:“忠贤虽横,必不能将我剥皮,我何畏?”<br>至夜半熟睡,忽有人排门入,以火照其面,即擒去,旋拘四人,并入内地,间所<br>擒之人,手足咸钉门板上,忠贤语四人曰:“此人谓不能剥其皮,今欲姑试之。”<br>即命取沥青浇其遍体,用锥敲之,未及,举体皆脱,其皮壳俨若一人,四人骇欲<br>死。忠贤每人赏五金压惊,纵之出。<br>那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恐怖的时期之一。<br>崇祯继位后,杀了魏忠贤,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这些特务机构,他还是利用东<br>厂替他侦探朝野臣民,“告密之风未尝息也。” <br>一直到1644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东厂和锦衣卫的危害才停<br>止。<br>“明锦衣卫狱近之,幽系惨酷,害无甚于此者。”<br>相比之下,清朝的政治相当清明,并没有专门的特务机构。<br>明朝这么多皇帝都很热衷于特务统治,且乐此不疲,并不令人惊讶。这样一<br>支队伍能够避开文武百官直属自己管辖,绕过祖宗法制按自己的意图办事,并且<br>直接对自己负责,统领者更是自己最信任的人,是每个独裁者都不能够拒绝的诱<br>惑。<br>尽管皇帝明白这样的特务机构会弄得人心惶惶,甚至有可能因为特务们的恣<br>意妄为导致天怒人怨,但是皇帝认为特务机构方便按照他的意图办事,能够有效<br>的阻止大臣们的谋反叛乱,还是有存在的必要。<br>明朝的厂卫机构就像毒品一样,使明朝的历代皇帝都患上了毒瘾,快感和迷<br>幻让明朝的皇帝们欲罢不能,只不过这个庞大的帝国却被掏空了精力。<br>厂、卫的出现干扰了明朝政府正常的司法制度,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大的<br>危害。近代三权分立的思想就是鉴于行政、司法、立法这三方面相互制约的至关<br>重要,这些正是一个政府合法、合理存在的必要基础,中国封建王朝的王者之道,<br>对于行政、司法、立法也有一套互相制约的规则和潜规则来维持统治,但是明朝<br>皇帝额外的担心打乱了这个超稳定机制。<br>事实上明朝完全有理由维持更长时间的稳定,不过明朝贯穿始终的特务政治<br>和从头到尾对司法的破坏,已经让这个帝国慢慢变得千疮百孔,终于这个貌似强<br>大的帝国不堪重负,轰然倒塌。<br>明朝之速亡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却早在明朝皇帝们决意重用特务以维持统<br>治,实施以民为敌的策略意图时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的命运。<br>2.3.明代的内阁制度<br>明代初年,朱元璋改组政府,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当时有左右丞相,由丞<br>相来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br>明朝初期,中书省大权掌握在左丞相胡惟庸手中。因为顾忌到皇权旁落,朱<br>元璋“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开始遏制中书省权力,但是胡惟庸不甘<br>示弱,反而组织党羽,招集军马,阴谋武装政变。这下可激怒了朱元璋,在洪武<br>十三年,朱元璋杀掉了胡惟庸等人,也一并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制,将中书省及丞<br>相权力分别交给了六部衙门,由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将大权集中到了自己<br>手上。<br>但是皇帝的精力有限,很难做到对国家大事的面面俱到,洪武十三年,朱元<br>璋尝试设置“四辅官”,协助皇帝处理事务。<br>《通纪》载:九月丙午,置四辅官,敕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月分三旬,<br>人各司之。以雨旸时若,验其称职与否。<br>因为效果不好,朱元璋废去四辅官,并于洪武十五年仿照宋代制度,设立内<br>阁,让大学士担任顾问兼秘书的职务。<br>《昭代典则》说:(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丙午,初置大学士。<br>内阁在明朝初期并不是职位名,只不过是皇帝让自己信任的文臣对国事提出<br>参考意见以供选择,这些人原来的官职并不高,既没有在六部兼任职务,也不隶<br>属于其他部门,他们没有权力直接指挥行政,是属于议政的部门,和东汉时候的<br>尚书、唐代时候的翰林学士性质差不多。<br>因为明朝皇帝的懒惰和无能,皇帝越来越依靠太监和朝臣替自己处理国家事<br>务,久而久之,内阁这些人逐渐得到升迁,并且也有了正式的办事处所,他们的<br>地位也得到提高,往往尚书、侍郎,或有加衔至于“三公”者。<br>仁宗以后,阁臣之权加重,到嘉靖年间,大学士的排名已经列在六部尚书之<br>上。这个时候,内阁相当于丞相的位置,明代大学士一般称阁老。<br>内阁大学士表面位尊而权重,但难以独立发挥其权力,其与皇帝沟通受制于<br>宦官,提拔选举贤良又受到了吏部、兵部的约束。<br>《明史·职官志》说:<br>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br>拟票,不得不取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br>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br>今人对于明代的内阁制多有误解,以为近似于国会制度,实在差之毫厘,谬<br>以千里。<br>明代废中书设内阁,主要是为了保证皇权的高度集中,但是明朝中后期的皇<br>帝,很少像朱元璋这样的精力充沛,于是让大学士担任皇帝顾问兼秘书的职务。<br>内阁的大学士手上没有实权,他们的政治主张往往受制于秉笔太监,所以内<br>阁一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许这正是明朝皇帝的意愿,至少保证了内阁不会<br>因为权力过大而架空皇帝。而皇帝分外信任身边的太监,认为他们没有野心,忠<br>心耿耿。皇帝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在中国历史上,太监谋朝篡位终获成功是不<br>可想象的,中国或许会接受一位女皇帝,但绝不可能接受一个太监皇帝。明朝中<br>后期,朝廷大臣谋反是没希望成功的,这就是皇帝重要太监的唯一好处。<br>明朝畸形的政治制度使得朝廷大臣们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有当红<br>太监的帮助,比如张居正改革要依靠联合太监冯保才能掌权十年进行政治改革,<br>而东林党左光斗、杨涟他们也是站在太监王安一边反对魏忠贤。<br>明代朝廷所谓忠奸之争,斗争的核心在于争取大太监的支持,这就是明朝政<br>府最可笑的事实。说得不客气点,明朝其实就是属于太监当权制度,所谓内阁只<br>是表象,太监把持朝政,也就是明朝恶政的根本原因。<br><br>
作者:
山民甲
时间:
21.11.2007 17:29
帮忙把帖子合起来1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