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明末专题之 明亡清兴六十年
[打印本页]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0.8.2007 14:49
标题:
明末专题之 明亡清兴六十年
作者:阎崇年
释家三世佛的哲学是:要用三双眼睛看世界——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智者的思维,也是贤者的思维。因为不了解过去,就不能科学地认知现在;而不了解现在,也就不能科学地认知未来。历史学正是认知过去的学问。所以,在文明的时代,智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智者;贤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贤者。那么,中国历史的江河,源远流长,曲折回漩,日夜不息,奔腾向前,为什么要选取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来学习呢?
明亡清兴的60年,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解、山谷陵替、格局剧变、悲欢离合的时代。在明亡清兴的历史舞台上:格局,雄伟壮阔;人物,群星灿烂;事件,繁复跌宕;故事,生动有趣。人们都在表现,也都在表演:真与假、善与伪、美与丑,智与愚、勇与怯、廉与贪。明亡清兴的60年,又是近世社会的缩影。凡是近世社会的重要元素——贫与富、夷与夏、官与民、中与西,都在这里展示;求民生、求自由、求平等、求民权,也都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明亡清兴的60年,亦如《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微,道心惟微。”就是说人心不安、道心不明。正义者不安其死,不义者鸡犬升天。而治国平天下,应当明道安民,道明则民安,民安则国泰。
300多年来,人们在思考:明朝何以亡?清朝何以兴?其道其理,亦显亦隐。一个人、一个群体、一支军队、一个民族,其兴衰、其成败,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结论和答案、经验和教训、思考和启迪、聪明和智慧。所以,每位后来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国籍,都可以从明亡清兴60年的历史中,学到宝贵的智慧并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灿若星汉的人物中,我选取袁崇焕作为一面折射明亡清兴的历史镜子,是因为他所身历的大喜大悲:喜,惊天地;悲,泣鬼神。袁崇焕值得后人景仰的仁、智、勇、廉,及其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既是其时志士仁人的典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30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袁崇焕,出版了《袁崇焕研究论集》、《袁崇焕资料集录》(合)、《袁崇焕传》和《袁崇焕》,多次倡议或主持袁崇焕国际学术研讨会,考察全国同袁崇焕相关的历史遗迹,及其在海外华人圈的影响。也出版了《努尔哈赤传》、《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和《满学论集》。进而从明与清两个视角,加深了对明清之际60年历史的考察与思索。
在明亡清兴历史的背后,西方一些国家正在兴起。我们重新阅读这段历史时,应当既看到中国,又放眼世界。要避免两种认识上的误区:或持敖自矜,或过于悲观。应取的态度是: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既讲求历史的科学性,又力戒历史的片面性。
真实是历史科学的生命,玄幻则是历史科学的肿瘤。历史的大众传授要深入浅出,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否则的“浅”是浅薄;历史的大众传授要雅俗共赏,只有大雅才能大俗,否则的“俗”是庸俗。观众和读者需要的是浅明而不是浅薄,是通俗而不是庸俗。表述史学的著作忌长——能省一个字,就不多一个字。知理虽易,实行则难。一部儒家经典《大学》才1546个字,字字推敲,句句雕琢。一部《史记》太史公司马迁说它不过526500字。无论历史的学术表述,还是历史的通俗表述,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它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
本帖最后由 steve2046 于 30.8.2007 15:57 编辑
]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0.8.2007 14:51
明崇祯三年即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公历9月22日),这一天,中国的天庭上,一颗星辰陨落。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惨遭磔(zhé)刑。这不仅是袁崇焕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大明皇朝的悲剧。
在明亡清兴的历史上,明朝为辽东边事错杀了两个人: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朝误杀了塔克世,崇祯朝错杀了袁崇焕,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变:前者,努尔哈赤含恨起兵,成为明亡清兴的历史关节点;后者,朱由检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明史·袁崇焕传》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袁崇焕经历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与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争战疆场。这里面有生动的故事,有杰出的人物,有重大的事件,有丰富的经验,有沉痛的教训,更有深刻的哲理。让我们从袁崇焕的悲剧结局讲起,逐步进入那个山崩地解、诡谲奇变的时代。
一、平台落狱
明崇祯二年即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十二月初一日,崇祯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平台(紫禁城建极殿即今保和殿居中向后为云台门,其两旁向后为云台左门、云台右门,又名平台),召见袁崇焕,传谕是要“议军饷”。
袁崇焕当时的职务是:明朝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蓟辽督师的全称是督师蓟、辽、天津、登、莱军务,就是说袁崇焕是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兼督师蓟、辽、天津、 登、莱地区的军事防务,负责抵御后金军队南进,守卫山海关,保卫北京城。袁崇焕的驻地在宁远(今辽宁兴城)。
袁崇焕到了平台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同他议军饷,而是当即下令将他逮捕下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要从头说起。这年十月,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和蒙古骑兵,绕过袁崇焕的防区,就是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通过蒙古,突破长城,攻陷遵化,直逼北京。袁崇焕巡视到山海关时,得到了皇太极进攻北京的军报。他心焚胆裂,愤不顾死,急点九千兵马,“士不传餐,马不再秣”,就是行军途中兵不再吃饭,马不再喂草,日夜兼驰,赶在皇太极之前,到了北京广渠门外。
时值寒冬,大营露宿,缺乏粮料,兵饥马饿。而袁崇焕率领援军,在这样极度不利的情况下,背依城墙,先后在广渠门外、左安门外,打退皇太极军队的猛烈进攻。袁崇焕身先士卒,策马迎敌,甲胄上布满箭镞,如刺猬皮一般。当时场面,马颈相交,挥刀厮杀,险象环生。一个后金军勇士一刀砍向袁崇焕,幸亏袁崇焕手下的副官用刀一格,才使他幸免于难。
皇太极与袁崇焕有着难解的仇恨。想当年,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就曾受挫于袁崇焕固守的宁远城下,百战百胜的神话就此破灭,不久郁郁而终。还有说法认为努尔哈赤是在宁远城下被袁崇焕的红夷大炮打伤后饮恨而死的。后来,决心雪耻的皇太极又在宁锦战场上败给了袁崇焕。两次兵败的奇耻大辱,父亲丧命的深仇大恨,使得皇太极不能善罢甘休。
在北京广渠门和左安门两战之后,皇太极的八旗大军没有撤退,等待时机;袁崇焕也在休整兵马,准备再战。皇太极一面伺机向北京城发动更强大的进攻,一面使用“反间计”,离间明朝君臣。
此前,后金大军在广渠门战败屯驻南海子时,俘虏了明朝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据《崇祯长编》记载:大清兵驻南海子,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第二天,皇太极命将杨春、王成德带到德胜门外,指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和巴克什达海等,对他们加以监守。高鸿中、鲍承先等按照皇太极的旨意,夜里回营,坐在两个太监卧室的隔壁,故作耳语,秘密谈话。他们在谈话中明示袁崇焕已经与皇太极有密约,攻取北京,城下之盟,很快可以成功。太监杨春、王成德假装卧睡,倾耳窃听。
二十九日,高鸿中、鲍承先又受命故意放走了杨太监、王太监。杨太监等回到紫禁城,将窃听到的高鸿中、鲍承先的密谈内容,奏报了崇祯皇帝。崇祯帝既惑于阉党的蜚语,又误中后金的反间计,决定在平台召见袁崇焕“议饷”。
隆冬时节,大地冰封,袁崇焕率领的军队,露宿城外,无粮无草。此时听到皇帝要议军饷,袁崇焕自然非常高兴。这里面还要插个一块面饼的故事。袁崇焕治军十分严明,在军队无粮无草,人饥马疲的情况之下,仍明令:不许官兵抢老百姓家的粮食充饥,不许砍伐老百姓的树木点火取暖。但是有一个士兵实在是饿极了,就偷了老百姓家的一块面饼。袁崇焕知道后,为了严肃军纪,含泪把这个士兵当众斩首。军队缺饷已经成为当时的最大问题,袁崇焕急不可待地要入城“议饷”。有的军官提醒说,这里面会不会有别的事情?袁崇焕没有理会。
袁崇焕来到北京城下。北京这时是九门戒严,城门禁闭。城上用绳子吊一个筐子下来,袁崇焕就坐在筐子里被提到城上。堂堂大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居然不能从城门进去,要缒城而入。袁崇焕到了平台之后,崇祯皇帝严肃地坐在那里,没有议军饷,而是下令将袁崇焕逮捕。这件事情,学者张岱在他的《石匮书后集》里面有记载,《崇祯长编》也记载,说:“逮督师袁崇焕于狱。”就是逮捕袁崇焕下狱。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记述较详:“著锦衣卫拏(ná)掷殿下。校尉十人,褫(chǐ)其朝服,杻(chǒu)押西长安门外锦衣卫大堂,发南镇抚司监候。”袁崇焕被剥掉官服,身受刑具,押送到锦衣卫大狱。
[
本帖最后由 steve2046 于 30.8.2007 15:53 编辑
]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0.8.2007 14:55
崇焕之死(2):惨遭磔刑
明崇祯三年即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9月22日),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惨遭磔刑,含冤离世。
明朝的刑法,《明史·刑法志一》记载有五种:一为笞(chī)刑,如鞭笞;二为杖刑,如廷杖;三为徒刑,如监禁;四为流刑,就是流放;五为死刑,就是处死。死刑有两种:一是绞死,二是斩首。凌迟、磔死都是五刑中死刑之外的酷刑。
什么是磔刑呢?“磔”字本来不是用于人的。古代在祭祀的时候,杀牲以祭神,就是把祭的牲肢解。肢解牺牲,就叫“磔”。后来变成一种对人的最为惨烈的酷刑,就是分尸,也解释作车裂,又解释作寸磔。有一部书叫《六部成语》,书中说:磔刑是“碎磔之刑也,俗名剐罪也”,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清代六部成语词典》解释“磔罪凌迟”大意说:凌迟之刑,始于五代。正式刑名,见于辽代。行刑方法,各代不同。具体做法是:在法场立一根大木柱,绑缚犯人,刽子手用法刀,一片一片地剔受刑人的肉,先手足,次胸腹,后枭(xiāo)首。也有一寸一寸地将肉割尽,然后割生殖器,取出内脏,肢解尸体,剁碎骨头。有的受刑人肉被割尽,还未断气,心仍在跳动,甚至于还有视觉和听觉。凌迟用刀割,有8刀、16刀、32刀、64刀、128刀,甚至于有3600刀的。
袁崇焕所受的就是这种惨无人道的酷刑。袁崇焕死时的惨烈,张岱的《石匮书后集》记载:“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luán)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噉(dàn)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niè),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就是说袁崇焕受刑的时候,从镇抚司的监狱被捆绑着押到西市(西市就相当于今北京西四丁字街这一带地方),然后由刽子手用刑,将袁崇焕身上的肉,一寸一寸地片割,鲜血淋漓,惨不忍睹。围观的百姓,有的从刽子手手里抢到一块肉用嘴咬,有的花钱买他的肉,有的争抢刚开膛取出的肠胃就烧酒喝、鲜血从齿颊之间流下,还唾骂不已。还有的没有抢到或买到肉而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最后骨肉俱尽。
按说明朝有“八议”,就是重要的人在量刑的时候有八种特殊情况可以减免刑罚。“八议”是: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八种情况有其一,就可以减免刑罚。袁崇焕不仅有其一,如有功、有勤、有贤等,并且取得了宁远、宁锦、京师三次大捷,有大功于国家、民族和社稷,最后竟然落得个磔刑而死,身首异地。当然,我要说明一点,上面计六奇也好,张岱也好,他们的记载可能有所夸饰,不完全近乎人情,大家参考而已。
崇祯皇帝磔死了袁崇焕,可以说是自毁长城;而袁崇焕所上演的悲剧,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旷世悲剧。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0.8.2007 14:56
崇焕之死(3):旷世悲剧
袁崇焕的死是悲剧,悲剧在中国古代史上很多,但是,像袁崇焕这样的旷世悲剧并不多,似可以说,空前绝后。为什么这样说?理由有八:
第一,可惜的年华,盛年遭难。袁崇焕被磔杀这一年是47岁,正当盛年的时候,这样为国为民、朝气蓬勃、舍生忘死、仁智勇廉的人,死于敌人之手尚且可惜,何况是被自己的人杀害?
第二,诬蔑的罪名,“欺君通敌”。大家知道,岳飞被杀,罪名是什么呢?三个字:“莫须有”。袁崇焕被杀,罪名是“欺君通敌”。袁崇焕既没有欺君,也没有通敌。袁崇焕的罪名是被诬蔑的罪名,同岳飞一样,三个字:“莫须有”。
第三,残酷的刑法,惨遭磔刑。袁崇焕是大明皇朝的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连续取得宁远、宁锦、保卫北京的三次大捷,竟然遭到最残酷的千刀万剐的刑罚,“八议”对他也没有用。崇祯皇帝置一切于不顾,用最残酷的刑罚——磔刑,杀害了袁崇焕。
第四,可悲的民怨,民恨众怨。袁崇焕为保卫北京而死,为保卫国家、民族、社稷的利益而死,但是他死的时候得不到北京老百姓的理解和同情。我上面讲的那些例子,可能有夸大,但是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他死的时候京师老百姓不认为他是忠臣,而认为他通敌卖国。为了保卫北京,他甲胄中箭像刺猬皮一样,到头来却被自己效忠的暴君杀死,而且得不到京师老百姓的理解。
第五,清贫的督师,不贪分文。袁崇焕做蓟辽督师,每年经手的粮料、白银数以百万计,但他分文不贪。父死奔丧,回家路上没有盘缠,靠同僚、朋友凑钱给他回家为父发丧。他在福建邵武做知县时,也是一分钱不贪。查继佐的《罪惟录》这样记述袁崇焕:此臣做县官,不入一钱。就是不贪污一分钱啊!《明史·袁崇焕传》记载,袁崇焕死后被抄家,结果是:“家无余赀”。官做到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就是相当于今国防部长兼沈阳军区司令这么大的官,死后抄家,家无余赀。《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讲过一句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袁崇焕像岳飞一样,做文官不爱钱,做武官既不爱钱又不惜死。可以说,袁崇焕是中国古代文官的楷模,也是中国古代武官的楷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第六,悲惨的家庭,身后无子。袁崇焕受刑之后,胞弟、妻子被流放三千里,而他身后无子。大家知道,岳飞有儿子:雷、霖、震、霆,有孙子岳珂,岳珂写了《吁天辩诬集》、又辑《金陀粹编》,辑岳飞资料,给岳飞鸣冤。岳飞身后留下了《岳武穆遗文》。于谦死后,他的儿子于冕把他的遗稿收集起来出版,就是《节庵存稿》。袁崇焕没有这样幸运,所以在他死后,很多珍贵的材料都散失了。我们研究袁崇焕碰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料的困难。有人问:袁崇焕是否有儿子?据抄家时记录、当时文献记载和后来乾隆帝派员调查,袁崇焕没有儿子。史料确曾见一处说他有子,后来传说黑龙江将军寿山是他的后代。袁崇焕的儿子,是没有、是死了、还是蒙难时被人保护隐藏起来?现在还是一个历史之谜。总之,没有后人为袁崇焕搜集整理佚文资料,使我们今天研究袁崇焕遇到因文稿散失而缺乏资料的困难。
第七,痛心的身后,尸无葬处。明朝人史玄写了本书叫《旧京遗事》。他说犯人在西市行刑的时候,刑部等职能部门要派官员去监斩,顺天府大兴县、宛平县的正堂要亲临现场。大兴县领犯人的尸身,宛平县领尸首,然后往一起对,看是不是有替身。袁崇焕这么大的“钦犯”,必然有很多官员监斩,那么他的尸体到哪儿去了?张岱说是“传首九边”。“传首九边”的是熊廷弼,说袁崇焕“传首九边”则只见《石匮书后集》这一条记载,孤证无征,难成定论。那么袁崇焕的尸首到底哪儿去了?民国初年有人说袁崇焕的头颅被仆人窃走,私埋在自家的院子里。但是,在明清的官书、文集、笔记、方志、谱牒、档案里,见不到这方面的记载。文革时期袁崇焕在东花市斜街佘家馆的坟墓被挖开,里面未见其尸骨和遗物。因此,袁崇焕身后遗骨埋在哪里,还是一个历史之谜。
第八,尴尬的平反,敌朝昭雪。大家知道,岳飞死后,事过20年,由宋高宗的儿子孝宗为其平反;于谦死了8年之后,由明英宗的儿子宪宗为其平反。他们都在当朝平反。袁崇焕呢?是他死152年以后,由清朝乾隆皇帝正式公开给予平反。这件事情《清高宗实录》第1170卷,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记载:
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著传谕尚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
乾隆皇帝看《明史·袁崇焕传》和《清太宗实录》后,知道袁崇焕忠于明朝而被冤杀。他要广东巡抚尚安查访袁崇焕的后代。后来尚安回复了,袁崇焕没有后代,只好从他本家后裔里找一个孩子来接续袁崇焕的香火。从此,袁崇焕蒙冤的真相才正式大白于天下。过了一个时期之后,人们才敢于公开纪念和祭奠袁崇焕。
在皇朝历史上,仁者,常受到小人的攻讦;智者,常受到庸人的嫉妒;勇者,常受到敌人的仇恨;廉者,常受到贪人的不满。而袁崇焕,以仁智勇廉的高尚品格,虽不为当世所容,却为后世之楷模。
造成袁崇焕旷世悲剧的根源,是晚明腐败透顶的黑暗政治。而明王朝之走向腐朽和衰落,还要从万历怠政讲起。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0.8.2007 15:06
万历怠政(1):朝政三分
万历皇帝的父亲是隆庆皇帝(朱载垕)。隆庆皇帝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5岁就早殇了;次子没满周岁又早殇;第三子,就是朱翊钧,即后来的万历皇帝;第四子朱翊镠(qiú),就是后来的潞王,他和万历皇帝同母(以后还要提到)。翊钧6岁,被册封为皇太子。《明史·神宗本纪》说他小时候“性岐嶷”,就是说他少年聪慧。“岐嶷”二字,出自《诗经·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翊钧10岁时,他的父亲隆庆帝因纵情酒色死去,在位6年,年仅36岁。朱翊钧作为皇太子,上面又没有兄长,所以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万历皇帝这么小,朝政怎么办?当时实际掌管内外朝政的主要有三个人:他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大学士首辅张居正。三人配合,同心协力,万历初政,大有建树。下面我把这三个人分头介绍一下。
太后李氏
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原来是宫人,就是宫女,服侍当时还在做裕王的隆庆皇帝,后来生下隆庆皇帝的三子翊钧和四子翊镠。隆庆即位后,她被册封为贵妃。万历即位后,她被尊为慈圣皇太后。隆庆皇帝还有一位正宫陈皇后,万历时就叫陈太后。陈太后虽多病、无子,但因为她是正宫太后,依然地位尊崇。而万历的母亲李太后因为是宫女出身,地位就比较低。举一个例子,吃饭的时候,陈太后坐着,万历皇帝也坐着,他的生母李太后却要站着。但李太后很有心计,她说夜里梦见九莲菩萨,知道自己是九莲菩萨转世,于是在宫里供奉起九莲菩萨,还在城西阜外八里庄兴建永安万寿塔(现在叫慈寿寺塔,还矗立在西八里庄地方),以供奉九莲菩萨。从此,她的威望和地位大为提升,谁也不敢小看她了。
万历皇帝继位之后住在乾清宫,因为他年龄小,李太后也搬进乾清宫,以便于照料小皇帝的饮食起居。万历对他母亲很敬重,有一天不慎说走了嘴,说自己的长子常洛是宫女所生。李太后顿时脸色就变了,说你也是宫女所生。万历吓得赶紧跪下求饶。所以李太后在万历面前是很有尊严,也很有权威的。但李太后毕竟深处后宫,在处理内朝与外朝事务方面,主要还是依靠太监冯保和首辅张居正。
太监冯保
冯保知书达礼,善琴能书,聪明过人,很会处事。他在万历帝的爷爷嘉靖帝时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在万历帝的父亲隆庆帝时任提督东厂太监。明朝太监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这实际上是“内府”,就是宫内的小政府。其中以司礼监的权力最大,其职责是代皇帝批阅奏章、传达皇帝谕旨。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员,俗称“内相”;秉笔太监一员,俗称“辅臣”。明朝宣德以后,找了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派大学士在内书堂教他们读书写字,所以后来很多大太监,特别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一般都有文化。冯保在万历作皇太子时,就照料他读书,称“大伴”。万历登极后,冯保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朝夕在乾清宫照顾小皇帝的起居。冯保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中,先后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又与万历皇帝的关系非同寻常,因此势力很大。冯保还很会处理各种关系,与张居正关系密切。
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湖北江陵人,少年聪颖,是嘉靖朝进士。史书说他眉清目秀,胡须很长,长到腹部,人又很干练,隆庆帝临终委任他为顾命大臣。张居正和万历皇帝不仅是宰相和君主的关系,还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万历帝称张居正“元辅张少师先生”,待以师礼,张居正也尽心尽力辅佐教导小皇帝。《明史·张居正传》记载说,张居正教导万历帝:“戒游宴以重起居,专精神以广圣嗣,节赏赉(lài)以省浮费,却珍玩以端好尚,亲万几以明庶政,勤讲学以资治理。”这六条,把读书、行政、做人、品德、健康、生活都提到了。张居正还把历朝治乱的经验和教训编成图文并茂的《帝鉴图说》,编纂文字,请人配图,以之来教导万历小皇帝。还编写经典进讲,又设立起居注官。
在李太后、太监冯保和首辅张居正的通力配合之下,万历初政,就是万历元年到十二年这个时期,朝纲不紊,社会安定,经济也得到发展。具体说来,这段时间,政治上整肃吏治,信赏严罚,一统号令。经济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增收赋税,使得万历这个时期的财政情况大有改观。隆庆的时候,国库年入大约白银200万两,到这时增加了一倍,到了400万两。在军事上,主要是平南倭,靖北虏。南倭,就是东南沿海的倭寇,张居正重用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屡创大寇,海疆平定。北虏,主要指北方蒙古势力,张居正重用辽东总兵李成梁,取得重大战绩。
在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初政时期,北京也出现了一片和平景象。明朝人史玄在其《旧京遗事》中写北京当时的情况:道路无警守,狗不夜吠,中秋月明之夜,长安街上歌声婉转曼妙。
但是,万历十二年(1584年),张居正故去了。这一年很重要,我们前面讲过,袁崇焕也诞生在这一年。
张居正故去之后,万历皇帝就开始亲政。他先采取非常手段,摆脱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的影响和控制,接着果断地进行“三大征”,表现出一定的魄力和能力。万历皇帝最重要的政绩就是进行了“三大征”,底下我还要讲。但是,万历皇帝并没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而是居功骄傲,怠于政事,从励精图治到消极怠政。出现这样逆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0.8.2007 15:08
万历怠政(2):摆脱戒尺 三大战争
万历怠政原因很多,重要的有四条:
第一,摆脱戒尺。万历皇帝亲政前,头上悬着三把戒尺:张居正、冯保和李太后。所以他亲政后就想摆脱这三把戒尺的束缚。
第一把戒尺是张居正。张居正是大学士,又是首辅,还是他的老师,万历皇帝平常称呼他的时候不直呼其名,而是称先生,那是很恭敬的。因为张居正对万历要求非常严格,可能万历小时候就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而张居正一死,便有人在万历皇帝面前进张居正的谗言。种种因素纠合在一起,导致万历皇帝在张居正去世两年后下令抄了他的家。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自缢身亡,张居正80岁的老母亲也非常悲惨,朝廷只给她留下一所空宅和10顷薄田。因为抄家的时候先封门,张家很多人没有来得及出来就被封在里头,里面长时间没有吃的,后来开了门查抄的时候已饿死妇孺10多口。万历皇帝惩治了张居正,摆脱了他头上的第一把戒尺。
第二把戒尺是太监冯保。冯保在万历初年做到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力很大。因为他和太后、和张居正关系都比较好,所以在约束万历皇帝方面也格外严格。有一次小皇帝被几个太监引导,穿着窄袖的衣服,在宫里头乱跑乱闹,冯保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后。太后让万历跪下,训斥他。有时候万历皇帝功课不好,冯保也报告太后,当然小皇帝又少不了吃一些苦头。所以,清算完张居正之后,万历皇帝就着手处置冯保。先将冯保发往南京安置,几天后又抄了冯保的家。这样,掌印太监冯保也失势了,万历摆脱了他头上的第二把戒尺。
第三把戒尺是李太后。李太后在万历小的时候也住在乾清宫,一为照顾他,二为督促他。早上要上朝的时候,天还不怎么亮,李太后就命人把万历小皇帝叫起来,让宫女给他洗脸,把他弄上车辇上朝;万历犯了错误,李太后经常严厉地责罚他。后来,万历渐渐长大,结婚、亲政,李太后就从乾清宫搬到慈庆宫,对他要求也不那么严格,有一些事情就不大管了。这样一来,万历又摆脱了悬在他头上的第三把戒尺。
这样,万历皇帝就不再受这三把戒尺的约束,性格中原来就有的任性、倔强,这个时候就更加发展。
第二,居功骄傲。万历皇帝继位之后,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连着进行了“三大征”,就是三次大的战争。
一是平哱拜之乱。哱拜是蒙古鞑靼部人,降明以后做副总兵。他的儿子叫哱承恩,承袭父爵,做了指挥使。万历二十年(1592年),哱拜和哱承恩父子在宁夏银川反叛,万历皇帝果断决定平叛。派去平叛的军队攻打了几次都没有取胜,万历皇帝又派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为总兵,率军平叛。李如松派人决黄河水灌城,城外积满了水,城被冲开一个口子;李如松乘势下令攻城,一举平息了哱拜之乱。
二是援朝抗倭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到二十七年(1599年),朝鲜遭到日本侵略,王京陷落,八道尽没。朝鲜危急,求明援助,“请援之使,络绎于路”。万历皇帝鉴于唇亡则齿寒,决定派兵到朝鲜,援朝抗倭。这场战争时断时续,前后进行了七年多。最后,日本因丰臣秀吉去世,撤出朝鲜。
三是平定播州之乱。播州就是今贵州遵义地区,万历十七年(1589年),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发动叛乱,万历皇帝派兵去平叛。这场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最后的结局是明军八路进兵,四月告捷,平息了杨应龙之乱。
万历皇帝在12年时间里,取得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地域三次重大的军事胜利,史称“三大征”。于是,万历皇帝有点志得意满,后来就逐渐怠于政事。
第三,没有竞争。皇位继承制度,清朝比明朝高明一些。清朝的“三祖三宗”努尔哈赤、皇太极当时是选优的,顺治虽不是选优,摄政王却是选优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是在皇子当中选优的。明朝皇位继承是嫡长制。隆庆帝陈皇后无子、多病。万历帝上面的两个哥哥都早死,他同弟弟翊镠是同母,也不存在皇位竞争。所以他登极前没有竞争,坐上皇帝宝座以后又遇到一个所谓的太平盛世景象,就越发放纵自己;再加上万历帝比较任性,固执倔强,个性乖戾,不听忠谏,一味从心所欲,便渐渐怠于政事。
第四,身体有病。万历皇帝身体不太好,很胖。胖到什么程度?有的书说,他走路时,要太监给他抬着肚子缓缓前行。他给太后请安,史书记载,要“膝行前进”。胖易懒,懒就更易胖,恶性循环,使他更加厌倦政事。但是,反过来说,万历皇帝虽然有病,却也没有病到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地步。比如说他的儿子福王,从洛阳派人到北京皇宫要钱、请赏等,早上报来,当晚就批复。这说明万历皇帝怠政的根本原因是他无视江山、社稷、国家、人民。
我上面说了这四个原因,形成了一个结果,就是万历皇帝怠政。那怠政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0.8.2007 15:10
万历怠政(3):“六不做”
明朝皇帝不像清朝皇帝那样勤政。除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大多不勤政。有的书说,明英宗每天处理八件事,不及朱元璋的1/50。在明朝16位皇帝中,万历帝可以说是最懒惰的皇帝。
万历皇帝懒惰的表现是什么?我给概括为“六不做、六做”,就是该做的事情他不做,不该做的事情他却做。
先说他的“六不做”,即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第一,不郊。就是不亲自郊祭天地。《明史·礼志·郊祀》记载:“祭天于南郊之圜丘,祭地于北郊之方泽。”圜丘为南郊的天坛,方泽为北郊的地坛。按照《周礼》的说法,身为帝王,“冬日至,礼天神;夏日至,礼地祇”,就是在冬至要到天坛祭天、在夏至要到地坛祭地。《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帝是“天之子”,祭祀天地是皇帝的头等大事。清朝康熙皇帝祭天时,走着到天坛,还要斋戒,以示虔诚。万历皇帝年纪轻轻的,既不祭天,又不祭地,更何况对待臣民呢?
第二,不庙。就是不亲自祭祀宗庙、太庙。太庙里供奉着祖宗牌位。“敬天法祖”是皇帝的基本准则,连老百姓都要祭祖,更何况皇帝呢!万历皇帝懒到不敬天、不祭祖,自然更无视臣民的诉求。
第三,不朝。就是不上朝。过去我说过,清朝皇帝每天要御门听政,就是每天要主持朝廷会议,以决重大国务问题。而万历皇帝竟然二十几年不理朝政,也不主持朝廷会议。有的大臣跪在宫门外请求皇上亲理朝政,竟不被理睬。如大学士方从哲请求补充阁臣,“章凡数十上,候旨文华门凡六日”。大家知道,紫禁城皇极殿(清改名太和殿)前,左翼(东面)是文华殿,右翼(西面)是武英殿,文华殿前面的门叫文华门,武英殿前面的门叫武英门。大学士方从哲几十件奏章上去之后,在文华门外等着万历皇帝的批示,连着等了六天都没有结果(《明神宗实录》卷五八一)。明军萨尔浒大败后,大学士方从哲上疏,希望皇帝能够出御文华殿,召集文武百官,讨论御敌方略。结果这个请求依旧如泥牛入海,留中不报,没有回音(《明神宗实录》卷五八○)。
第四,不见。就是不接见大臣。过去我讲过,清朝的皇帝以康熙为例,上午御门听政,下午经常是接见群臣,小到知县、知州、知府,大到巡抚、总督。万历皇帝是连大臣也不见,更谈不到知县、知府了。大学士、首辅朱赓,三年没有见皇帝一面。万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明史·神宗本纪》)而大学士、首辅叶向高说:“不奉天颜久,而福王一日两见。”(《明史·叶向高传》)可见,万历皇帝并不是谁也不见,对自己的爱子福王可以“一日两见”,对大臣则是不朝不见、不理不睬。
第五,不批。就是对大臣的奏章不做批示。明朝有一个规定,就是大臣不轻易上奏章,凡上奏章必有重要急迫的事情,皇帝就要赶紧批示,不论同意、不同意,还是部分同意,总要有个结果。但是,万历皇帝却将大臣奏章“留中”不发,就是既不批示,也不发下,而是搁置一边。没有皇帝的批示,事情就不能办,整个中央机构,几乎停止运作。上自尚书,下到知县,缺员得不到补充,辞职也得不到批准,使得衙门无法办公。大学士、首辅叶向高,章至百余上,结果,还是两个字:不报,就是没有回音。万历皇帝消极怠工的做法令许多大臣寒心,万历四十年(1612年),吏部尚书孙丕扬,“拜疏自去”(《明史·神宗本纪》)。四十一年(1613年),吏部尚书赵焕也“拜疏自去”(《明史·赵焕传》)。他们既然无力改变这种局面,最后只得选择了辞职回家。
第六,不讲。就是不参加经筵讲席。经筵,是为皇帝专设的讲席,由大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等担任主讲,并同皇帝切磋经史,也是君臣共同探讨治国理念与治策的场所。日讲,原意是每日向皇帝进讲经史。清朝的康熙帝8岁即位,比万历帝即位时还小两岁,但他除坚持经筵外,还坚持日讲。康熙皇帝这个日讲原来是隔一天讲一次,康熙说不行,要每日进讲。起初是冬天和夏天不讲,就是放寒暑假了,他说不行,寒暑天都要讲,有时候一天讲两次。在平定三藩之乱时,日讲在御门听政之后;平定三藩之乱后,日讲在御门听政之前。日讲时康熙常要求讲官不必忌讳,大胆讲解,偶有失误,也予以谅解。但是,万历帝却不参加经筵讲席,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批评道:“朝讲不御,则伏机隐祸不上闻。”又说万历:“亲宦官宫妾,而疏正人端士,独奈何不为宗社计也!”(《明史·王元翰传》)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0.8.2007 15:11
万历怠政(4):沉湎酒色 宫藏“十俊”
万历皇帝“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他忙什么呢?概括来说是“六做”:
第一,沉湎酒色。万历帝嗜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结果上行下效,朝野上下,宴舞酣歌,常常通宵达旦。他还宠幸郑贵妃,每天过着昏天黑地、腐朽糜烂的生活。
第二,贪敛钱财。万历帝派矿监、税监到全国各地去搜刮,“明珠、异宝、文毳(cuì)、锦绮山积,赢羡亿万计”(《明史·诸王五》)。这些钱财不入户部的国库,而归入内帑(tǎnɡ),就是皇帝的私库。中央及地方大小官员,上奏百疏,拒不采纳。
第三,乱封滥赠。万历帝自己的皇庄占地210万亩,赐给他弟弟潞王翊镠田400万亩,赐给他儿子福王常洵田200万亩。没有田了,就将周围郡县的土地划过来。他们父子、兄弟三家占地810万亩,而万历六年,全国的田地是5.1亿亩,他们三家占全国总田地数的6.3%!
第四,肆意挥霍。《明史·食货志》记载:郑贵妃生子赏银15万两、过生日赏银20万两,潞王就国赏银30万两,福王结婚用银30万两、建洛阳府邸用银28万两,营建定陵用银800万两,皇子册封等用银1200万两、采办珠宝等用银2400万两。而万历初年,年国库收入才只有400万两,可见万历皇帝是肆意挥霍。
第五,大兴土木。万历的时候,乾清宫和坤宁宫着火,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就是后来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着火,这就免不了要大兴土木,兴修宫殿。钱从哪儿来?当然还是从老百姓身上出。
第六,胡作非为。有的书说他爱“吸大烟”,有的书说他玩“娈(luán)童”。据说当时宫中有“十俊”,就是十个聪明俊秀的小太监,“给事御前,或承恩与上同起卧”。
是不是有人提意见啊?有。有的官员上书提意见,万历皇帝回答六个字:杖六十,斥为民。这使我想起《尚书·五子之歌》云:“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万历皇帝不是有一于此,而是有六于此。万历皇帝之所为,正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的那样:“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黄宗羲又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不正是万历皇帝的画像吗?因此,大学士、首辅叶向高沉重地说:“恐宗社之忧,不在敌国外患,而即在庙堂之上也!”(《明史·叶向高传》)
万历帝怠政,使朝政出现危机。《明史·神宗本纪》论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那么,万历的怠政,究竟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我们将在下文细说。
作者:
apex
时间:
31.8.2007 11:57
请继续~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1.8.2007 14:00
朝政危机(1):上下解体 中枢瘫痪
上文我讲了万历怠政,具体说就是万历皇帝的“六不做”和“六做”,接下来我们看看万历怠政的后果及其深远影响。
万历帝怠政造成严重的朝政危机,朝廷中枢濒于瘫痪。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上下解体;二是宦官肆虐;三是党争激烈。
第一,上下解体。明朝中央政府主要由内阁、六部、都察院等机构组成。万历帝长期“三不”――不朝、不见、不批,造成朝廷中枢机构近于瘫痪。最典型的是政府官员的缺得不到补充。举一个例子:到万历四十年(1612年)时,宰辅只剩下首辅叶向高一人,而且他也没法工作,奏章上去就留中不发,许多问题处理不了。这位大学士、首辅索性在家里头称病,三个月闭门不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只有吏部赵焕一位尚书,户、礼、工三部各只有一位侍郎。都察院自都御史温纯罢去后,八年没有正官。因为刑部缺少处理刑法的官员,长期不能决案,积压案子数量多、时间长,引起在押人员及其家属的不满。于是犯人家属,集体在长安门前哭诉(《明史·方从哲传》)。吏部尚书赵焕多次上疏乞求补充缺少的官员,万历帝都不批示。这工作可怎么做?赵焕就写了个辞呈递上去,准备辞官回家,但还是等不到回音。赵焕“遂叩阙前,出城待命”,遥望等待,仍无结果。赵焕只好于第二年“拜疏自去”,就是上了一道辞官的奏章,离职而去。(《明史·神宗本纪》)。
职能部门严重缺员,已经使政府机构运转不灵,而那些在位的阁臣,由于长期得不到皇帝的批示和接见,也无法开展工作。还是举赵焕为例子。赵焕自动辞职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因为吏部无人负责,朝廷还是要他出来任职,这时已经77岁的赵焕只得复出。第二年,就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萨尔浒大败后,辽东告警,京师震惊,吏部尚书赵焕“率廷臣诣文华门,固请帝临朝议政。抵暮,始遣中官谕之退,而诸军机要务废阁如故。焕等复具疏趣之,且作危语曰:‘他日蓟门蹂躏,敌人叩阍,陛下能高枕深宫,称疾谢却之乎?’帝由是嗛(xián)焉。考满当增秩,寝不报。焕寻卒,恤典不及”。就是说,78岁的吏部尚书赵焕,在明军萨尔浒大败之后,带领群臣跪伏在皇宫文华门外,坚请万历帝接见群臣,商讨守卫辽东的策略。他们一直跪到傍晚,得到的却是皇帝身体不适让他们回去的圣旨。赵焕情急之下说道:等到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陛下您还能说因为自己有病而让他们退回去吗!就是在这么危急的关头,万历帝还是不理朝政,而且从此衔恨赵焕。赵焕不久之后去世,朝廷没有给他任何恤典。
一些正直的官员屡次给万历帝上疏谏言,有的写得很激烈。有一个官员叫雒于仁,他写了一个奏疏,叫《酒色财气四箴疏》,就是批评万历皇帝酒、色、财、气四样俱全。万历皇帝很生气,要严厉处置他。多亏一些官员挽救才得幸免。这些官员说,如果您对他加以重刑,外界会误以为您真的有他提到的那些毛病,还不如显示您的宽大包容,让他离开任所削职为民算了。结果,雒于仁被斥为民。总之,对万历怠政提出批评的官员,大都遭到惩罚。
万历皇帝喜欢别人对他歌功颂德,阿谀奉迎,不喜欢听批评意见。万历亲政之初,阁臣还敢提出不同意见。明朝制度:内阁的职责是“票拟”和“封驳”。“票拟”就是在奏章上草拟处理意见,供皇上决策时参考;“封驳”就是对皇上下发到内阁的批示,可以提出反驳意见。如万历帝册立皇太子事,夜里二更下诏,阁臣沈一贯认为不妥,加以封驳,说“(臣)万死不敢奉诏”,万历皇帝最后还是听从了他的意见。但是,自从惩治张居正后,内阁大臣,多为萎缩――“票拟”多被“留中”,“封驳”则多不敢为。有句话叫作“奴婢以伺喜怒为贤,师友以规过失为贤”,因为万历皇帝喜欢的是只会顺情说好话的奴才,久而久之,奸佞小人就围在他身边,特别是宦官。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1.8.2007 14:01
朝政危机(2):宦官肆虐 党争激烈
第二,宦官肆虐。明初朱元璋令镌铁牌于宫门:“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永乐帝在靖难之役时,宦官为他立了大功,此后重用宦官,遂为明朝埋下后来宦官干政的祸根。万历帝长期不理朝政,见不着大臣,上来的奏章又不批,也就听不到大臣的声音,那他的意旨就只能通过太监传达。太监的权力因此越来越重。万历帝派遣太监作税监到大邑、矿监到矿山、盐监到两淮、珠监到广东等,替他聚敛钱财,以供享乐。太监的权力急剧膨胀,太监的危害日益严重。大学士、首辅朱赓沉痛地说:“今日政权不由内阁,尽移于司礼。”(《明史·朱赓传》)这就为后来天启朝司礼监大太监魏忠贤专政埋下了祸根。
一些正直的官员上疏请求严惩不法的宦官,结果大多反招祸尤。我举一个例子。太监陈增为矿税太监,骚扰山东,弄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山东巡抚尹应元劾奏陈增二十大罪,却遭到罚俸的处罚(《明史·宦官二·陈增传》)。
其实,认真说来,历朝历代的情况大同小异。宦官专讨皇帝的喜欢,忠臣则规劝皇帝的过失,所以皇帝大多喜欢宦官的阿谀谄媚,而不喜欢忠臣的耿直良言。只不过万历皇帝厉害罢了。
因为朝中大臣不能跟皇帝直接沟通,官员升迁制度也混乱,朝廷中一些大臣就自立门户。于是,朋党竞起,互相倾轧,势同水火,扰乱是非。于是就出现了第三种情况:党争日烈。
第三,党争激烈。先是出现东林党:“吏部郎顾宪成讲学东林书院,海内士大夫多附之,‘东林’之名自是始。”(《明史·宦官二·魏忠贤传》)后来,楚党、浙党(大学士沈一贯始)、齐党等相继而起,后又出现阉党。到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朋党已成,各持己见,互相攻击,搅得朝政是非难辨,乌云翻滚。后面将要讲到的辽东大员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的任免、升降、荣辱、死生等,都同党争有直接的关联。
《尚书·益稷》曰:“股肱堕哉,万事隳哉!”从朝廷上下解体,宦官肆虐,党争日烈可以看出,万历朝后期,特别是最后20年,可以说是中枢瘫痪,出现严重的朝政危机。不仅如此,万历朝中后期,政府财政状况,也是非常糟糕。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1.8.2007 14:02
朝政危机(3):财政枯竭 税监横行
万历腐败怠政,又挥霍无度,造成财政枯竭。具体说来:
第一,军费浩大。三大征:平哱拜之乱,花费银200万两;援朝抗倭,花费银700万两;平定播州之乱,花费银300万两。总数大约有1200万两。虽然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但是加重了国库的负担。
第二,宗禄沉重。明朝的宗室,吃国家俸禄。开始时,朱元璋的子孙们还比较少,但经过200多年的繁衍,人越来越多,宗禄就成为国库的沉重负担。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御史林润曾经分析了宗禄的情况和局面的严峻:他说,天下每年供给到京师的粮食是400万石(dàn),而诸府的禄米是853万石,缺一半还多;以山西为例,山西留存的粮米是152万石,宗禄米是312万石;再以河南为例,河南存留的米是84?3万石,而宗禄米是192万石。于是出现了一个严重的情况,就是两省存留米的全部,还不足宗禄所需粮米的一半,更何况官员的俸禄、官兵的军饷都要从这里边出!于是林润沉重地警告说:“自郡王以上,犹得厚享,将军以下,多不能自存。饥寒困辱,势所必至。常号呼道路,聚诟(ɡòu)有司。守土之臣,每惧生变。夫赋不可增,而宗室日益繁衍,不可不为寒心。”这个事情,发生在万历后期,说明大明帝国已经养不起宗室这些子孙了,这座大厦有倾覆之危,这个王朝有陆沉之忧。
第三,加派赋饷。钱粮不够,就只有加派赋饷。万历时,加赋白银520万两;到崇祯时不够,又加辽饷900万两,剿饷330万两,练饷730万,总数是2480万两。钱从哪儿来?当然还是从百姓身上出。这样做不就是竭泽而渔吗?不就是逼民造反吗?后来东北的辽事,西北的民变,万历这个时候已经埋下了祸根。
第四,税监横行。当时除户部掌管国库的钱财外,皇帝也有自己的金库,这笔钱叫“内帑”。万历为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就派矿监、税监、盐监、珠监等,到全国去搜刮。下面举几个例子。
陈奉,御马监太监,到湖北,“鞭笞官吏,剽劫行旅,商民恨刺骨”,有数千人沿途高喊鼓噪、投掷石块;他的党徒“直入民家,奸淫妇女”,激起民众公愤,万余百姓咬牙切齿,包围陈奉衙署,一定要杀死他。陈奉逃入楚王府。民众气愤地将其党徒16人投入江河(《明史·宦官二·陈奉传》)。
马堂,天津税监,纠集地痞无赖抢掠中产之家财物。民众非常气愤,远近罢市,有万余名州民放火烧了他的衙署,打死他的同伙37人(《明史·宦官二·马堂传》)。
杨荣,到云南,“恣行威虐,杖毙数千人”。冤民万人烧了杨荣的房子,并将其杀死投入火中,又杀其同党200余人。万历帝得到奏报,难过得好几天吃不下饭(《明史·宦官二·杨荣传》)。
高淮,尚膳监太监,也就是御膳房的太监,后来出任辽东的矿税使,横行霸道,对巡抚、总兵任意呵斥,很多人起来要把他撵走,但是不行,因为他后面有皇帝支持。
其实,万历不是不知道矿税之弊,而是明知故为。《明史·沈一贯传》记载:万历三十年(1602年)二月,万历帝忽患病。急召大学士、首辅沈一贯入启祥宫后殿西暖阁。万历帝说:我病得很重了,但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我的孩子就托付给先生您了,请您把太子辅佐为贤君。原来设矿监收矿税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大殿还没有完工。现在可以停下来,派出去的太监都召回吧。他说完这番话,沈一贯哭了,太后、太子、诸王都哭。沈一贯赶紧出去拟旨。当天晚上,阁臣、九卿都在朝房值班。第二天,万历皇帝又缓过来了,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叫太监赶紧找沈一贯,把那个谕旨追回来。太监到了沈一贯那儿,值班的几个大臣都说不行,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我们就下发。沈一贯稍一犹豫,来追缴圣谕的宦官一拨接着一拨,前后有20人。宦官磕头出血,请求沈一贯把圣旨交回去。沈一贯一看这阵势,只好交还圣旨。其实太监也不是都赞成皇帝收回成命,司礼太监田义就据理力争,气得万历皇帝拔出刀来要杀了他。但是田义仍旧坚持己见,毫不退缩。这时候太监拿着沈一贯交还的那份上谕回来了。后来田义见到沈一贯就啐他说:“相公稍持之,矿税撤矣,何怯也!”就是说:您要是再稍稍坚持一下,矿税就撤了,为何这么胆小怕事啊!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1.8.2007 14:03
朝政危机(4):边务废弛 辽事爆发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中央王朝强盛的时候,边防就强固,边境就安宁;相反,凡是中央王朝衰弱的时候,边务就废弛,边境就多事。可以说,边防问题,是中央皇朝政治、经济、军事的一个缩影。万历帝怠政,造成边务逐渐废弛,辽东局势日益严峻。
第一,边疆大吏,备受掣肘。朝廷派系林立,相互倾轧,影响边疆大员。明朝辽东官将的任免、胜败,都同朝廷的党争密切相关。如熊廷弼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三次赴辽,很有建树,但因为党争,先被排挤下台,后被掣肘失败,最后落得个“传首九边”的下场(以后要讲到)。
第二,宦官监军,祖制少有。派太监到前线去监军,虽不是明朝首创,但太监监军所造成的危害,却是较前代更甚。这些太监,从小被阉割,生长在宫廷,不了解军事,不懂得兵法,不熟悉民情,更不懂地理,却在前线指挥一切。督师、经略、巡抚、总兵等都要听监军太监的。打了胜仗,功劳都是他们的;吃了败仗,全是经略、巡抚、总兵的责任。明朝后来辽东军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太监监军。
第三,欠发军饷,官兵哗变。军饷不按时发,以辽东为例,有一次竟然长达三个月没有发饷,兵士到了没有饭吃的程度。有的士兵把衣裤卖了,换点粮食吃;有的士兵干脆抢老百姓的粮食吃;有的士兵甚至夺马料吃!管火药库的官兵把火药私自卖给努尔哈赤,换点钱买粮食吃。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将领死的死,降的降,缺员严重,“残兵零碎,皆无人统率”。兵士则是身无片甲,手无兵器,装死扮活,不肯出战。招募上来的兵,多数都是无赖之徒,不习弓马,有的早晨从这个军营里报名领了安家月粮,晚上又跑到另一个军营报名去了。朝廷派来的援军,也是滥竽充数的多,战斗力很差。所以,这五六万辽兵,眼看着留下来难免一死,各营逃跑,在在都有,且“望敌而逃,先敌而逃,人人要逃,营营要逃”。不仅逃跑,有的还因为军饷等问题闹事,甚至哗变。
第四,兵器朽坏,滥竽充数。在辽东的行政中心辽阳,有一次检阅3万官兵,有2万人头戴着毡帽,破衣烂衫,没有武器,拿根棍子。明军打萨尔浒之前,官兵在练兵场上训练,拿着槊(shuò)稍一抖,槊头就掉了。要杀牛祭纛(就是祭旗),刀是锈的,捅了三刀,才把牛杀死。这个刀怎么打仗啊?
第五,骑兵羸弱,杀马而食。辽东原有战马数万匹,兵败之后,一朝而空。剩下的马瘦弱不堪,不光是政府粮草供应不上的原因,许多骑兵故意给马断绝草料,有的甚至将马杀死,为的就是找借口不上战场。
第六,辽东百姓,人人思逃。明辽东军战败之日,辽、沈百姓放声大哭,人人思逃。逃难的饥民,吃草根树皮度日,草根树皮吃尽,竟然有父子相食者。
而正当万历皇帝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时候,世界上别的国家在做什么?
俄国 沙皇伊凡四世,已经召开了首届俄罗斯全国会议(时年19岁),并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这个时候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域归明朝奴尔干都司管辖,同俄罗斯并不接壤,俄罗斯向西伯利亚东扩,后来才出现康熙皇帝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英国 向海外扩张――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北美殖民地,国会讨论国家重大问题。
法国 在加拿大建魁北克城,国会讨论社会改革问题等。
再看国内,东北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已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兵。他创立八旗,建立后金,统一女真各部,绥服漠南蒙古,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并发布“七大恨”告天,向大明皇朝挑战!
此时的明朝像大海航行中一艘船体裂缝的巨船,正在歪斜地下沉着!大学士、首辅叶向高看到了万历皇帝的朝政危机,他说:“陛下万事不理,以为天下长如此,臣恐祸端一发,不可收拾也!”(《明史·叶向高传》)万历朝政危机在当时有一个集中的爆发点,这就是所谓辽事,即辽东的边事、辽东的战事。而与辽东边事、战事密切相关者,有一位辽东总兵李成梁,我们下面就要讲到他。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31.8.2007 14:04
朝政危机(附录):万历弊政八端
《明史·王元翰传》载其上疏,极言时政败坏。元翰,字伯举,云南宁州(今华宁)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给事中。为人骨鲠正直,意气凌厉,极言时政弊端,尝以谏诤自任。其疏陈万历弊政八端曰:
辅臣,心膂也。朱赓辅政三载,犹未一觏天颜,可痛哭者一。
九卿强半虚悬,甚者阖署无一人。监司、郡守亦旷年无官,或一人绾数符。事不切身,政自苟且,可痛哭者二。
两都台省,寥寥几人。行取入都者,累年不被命。庶常散馆,亦越常期。御史巡方事竣,遣代无人。威令不行,上下胥玩,可痛哭者三。
被废诸臣,久沦山谷。近虽奉诏叙录,未见连茹汇征。苟更阅数年,日渐销铄。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可痛哭者四。
九边岁饷缺至八十余万,平居冻馁,脱巾可虞;有事怨愤,死绥无望。塞北之患,未可知也。京师十余万兵,岁靡饷二百余万,大都市井负贩游手而已。一旦有急,能驱使赴敌哉?可痛哭者五。
天子高拱深居,所恃以通下情者,只章疏耳,今一切高阁。慷慨建白者,莫不曰“吾知无济,第存此议论耳”。言路惟空存议论,世道何如哉?可痛哭者六。
榷税使者满天下,致小民怨声彻天,降灾召异。方且指殿工以为名,借停止以愚众。是天以回禄警陛下,陛下反以回禄剥万民也。众心离叛,而犹不知变,可痛哭者七。
郊庙不亲,则天地祖宗不相属;朝讲不御,则伏机隐祸不上闻。古今未有如此而天下无事者。且青宫辍讲,亦已经年,亲宦官宫妾,而疏正人端士,独奈何不为宗社计也?可痛哭者八。
帝皆不省。
作者:
apex
时间:
1.9.2007 17:17
一口气帖完吧~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1.9.2007 18:34
成梁守辽(1):迁都北京 大修长城
关于李成梁守辽,下面分四个小题目分别介绍,就是北边防务、遏制蒙古、打击海西和局中之局,以利于大家了解和认识李成梁守辽的功绩和不足。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金陵(今南京)建立明朝。当时,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沿运河北上,攻打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徐达临行之前,请示朱元璋说,元主如果北逃,是不是要穷追不舍,除恶务尽?对于这个重大的问题,朱元璋做了明确回答。《明太祖实录》记载说:“彼气运既去,理固当衰,其成其败,俱系于天。若纵其北归,天命厌绝,彼自澌尽,不必穷兵追之。”就是说,元主北逃,你不要追他,听其自然。所以徐达夺取大都后,对蒙古军队没有穷追务歼,这就使故元蒙古主要的军事力量没有被完全摧毁,“引弓之士,不下百万”。元主退回漠北地区,自称“大元”,史称北元。北元蒙古不甘心于失败,不时犯扰内地,企望再次入主中原,恢复元朝,从而给后来明朝北部边务带来长期困扰。终明一代,蒙古骚扰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明朝建立之后,为加强北部防务,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1)迁都北京,天子守边;就是都城由原来的金陵(今南京),迁到北平(今北京),由天子亲自守国门。(2)大修长城,构筑防线。(3)设立“九边”,驻军防守,等等。“九边”的这个“边”,不是国界,而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塞外草原文化中间的一条大概的界限,九边的防御和战守,完全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之间的争战。“九边”就是沿着长城,由东往西,分别设立的九个军事镇守防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固原镇、宁夏镇、甘肃镇。辽东镇的设立是在洪武初年,其辖地,主要是今辽宁地区,不是辽河以东的狭义概念。在辽东,洪武初年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进行军事防御和军事屯田,建立起军事组织系统。辽东都司设都指挥三员:一是都指挥使,管全镇的军务;二是都指挥同知,管军事;三是都指挥佥事,管军屯。都司下设卫:有卫指挥使、卫同知、卫佥事;卫下设所(千户):正千户,管全所军务。一名副千户,专管军事。另一名副千户,专管屯田;千户所下设有堡(百户)、台(总旗)等。辽东镇是由朝廷派总兵官镇守,派巡抚、太监等在辽东监镇。辽东镇有严密的防御体系,这个防御体系从鸭绿江开始,往西大约有1000公里。
辽东镇的防御体系,以城堡为依托,以军队为防守。
辽东防御城堡,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五级,组成防御体系。
镇城:有两座,一座是辽阳城,为辽东都司城,是副总兵和巡按等的驻地;另一座是广宁城(今辽宁北宁市),为都指挥使分司城,是巡抚及总兵驻地。初期都指挥使司在辽阳,都指挥使司分司在广宁。巡抚和总兵驻广宁,因其更靠近蒙古,军事地位格外重要。后来满洲兴起,隆庆元年(1567年)辽东军政重心移到辽阳。
路城:辽东镇下设东、南、西、北、中五路屯兵城,就是路城。东路辽阳城(兼),南路前屯卫城,西路义州卫城,北路开原卫城,中路广宁城(和镇城合一)。
卫城:各路下分管二十五卫,有些卫单独建立了防御性的卫城,如宁远卫城、铁岭卫城、沈阳中卫城、金州卫城、复州卫城、海州卫城、盖州卫城等9座。后来袁崇焕镇守宁远卫城,这里发生过许多历史故事,以后将要专门讲到。
所城:卫下计有127所,所依托的城为所城,其规模较小。以下要讲到的抚顺,就是个所城。
堡城:也称台堡,有107座。
镇、路、卫、所、堡,众多城池,依托长城,构成一个强固的防御体系。辽东的军队,实行卫所制。设总兵官一员,协守或分守副总兵一员,其下有参将、游击、守备、备御等。卫所的建制,据《明史·兵志》记载,一个卫的驻军大体上5000人上下,一个所的驻军大体上1000人上下,下面还有百户(100人上下),再下面是总旗(50人左右),再下面是小旗(10人)左右。约相当于现在的军、师、团、营、连这么一个体系。后来实际兵员数有变化。这样,辽东镇组成了一道井然有序、层次分明、互相联系、依托长城的强固防线。辽东镇的总兵一任一任很多,跟本书关系密切的一个总兵就是李成梁。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李成梁守辽前后30年,他经营的辽东战守格局,一直影响到明末。
李成梁,生于1526年,死于1618年,享年93岁。他的先祖在朝鲜,明初内附,就到了辽东,后来落籍到铁岭,因军功授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李成梁出身将门,史载他“英毅骁健,有大将才”。但李成梁小时候因为家境不富裕,不能袭职,直到40岁还是诸生。后来得到一位巡按御史器重,资助他到北京,才得以袭职。后因军功,升为参将,又升为副将,直至升为总兵官。李成梁升任总兵官之时,恰恰是在张居正当国的时候,大体就是万历元年(1573年)到万历十年(1582年)这段时间。张居正对内整顿朝政,对外支持戚继光和李成梁。
所以李成梁和戚继光都有所作为。直到现在,当年万历皇帝为李成梁敕建的牌坊,还矗立在今辽宁省北宁市。李成梁两任辽东总兵,第一次守辽22年,第二次守辽8年,前后30年。他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遏制蒙古;第二,打击海西。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1.9.2007 18:35
成梁守辽(2):遏制蒙古 三将战死
在明朝,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一,厄鲁特蒙古,在西部,通常称为西蒙;二,喀尔喀蒙古,主要在北部,通常称外蒙;三,漠南蒙古,就是在大漠以南,通常称内蒙。其中重要的部族有鞑靼部、瓦剌部、兀良哈部、科尔沁部、察哈尔部等。各部分合,相互交错,彼消此长,极为复杂。
正如上文说的那样,此时蒙古的军队还有百万之众。这样一股强大的势力直接威胁着明朝首都北京: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己巳之变,史称“土木之变”,蒙古瓦剌军队打到今河北怀来,俘虏明英宗,然后攻打北京;明世宗二十九年(1550年)的庚戌之变,蒙古俺答汗的军队又打到北京城下。为此,北京修了外城。2004年重建的永定门城楼,是北京外城南大门的门楼。后面我们要讲到的广渠门、左安门,都是北京外城的城门,是嘉靖年间修的。到万历的父亲隆庆时,俺答汗纳娶他的外孙女即三娘子,他们愿意同明朝和好,互通贸易,所以定了“隆庆和议”。俺答汗死后,三娘子又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死后,再嫁给他的孙子。史书记载,三娘子“历配三王”。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这样,明朝和蒙古俺答部20多年没有战争,相对来说,西北部比较安宁。但是,这时候蒙古的另外一部,土蛮部的势力东移,主要移到辽东地区,这部分蒙古的势力很强大,他们的骑兵数以万计,集合起来以十万计,经常骚扰辽东地区。纷扰情况,非常严重。
蒙古土蛮汗等犯扰辽东:少者一两万骑,多者一二十万众,饮马辽河,屡犯锦州,旁及金州、复州、海州、盖州,震惊开原、铁岭、义州、广宁,声势浩大,烟尘蔽天,“杀掠数万,村堡荡然”。所过之处,焚掠几尽。到万历年间,张居正任用李成梁守辽,抵御蒙古犯扰,取得重大成绩。
从万历元年(1573年)到万历十二年(1584年),就是到张居正死后、袁崇焕出生的那年,李成梁一直在辽东抗击蒙古犯扰势力。此前十余年间,辽东三员大将战死,李成梁镇辽后,重要的战役,可列出五次:
第一次,万历三年(1575年),土蛮汗率领10万骑,号称20万骑,抢掠锦州、义州一带,李成梁率兵进行抵御,大败蒙古骑兵。朝廷加授成梁太子太保。
第二次,万历六年(1578年),土蛮等几个部大举犯辽阳、锦州等地。辽阳是明朝辽东的首府。李成梁率军迎击,斩获1745级,取得大捷。成梁因功受封宁远伯,赐大红蟒袍。
第三次,万历七年(1579年),土蛮等大举攻锦州、广宁。总兵李成梁先后斩1287级,夺马牛羊驼4261头匹。明廷以辽东大捷,告祭郊庙。
第四次,万历八年(1580年)八月,土蛮等聚4万余骑,“人牵牛二角、羊三头”,攻略辽东。也就是说,每一个骑兵牵牛一头,羊三只,这些牛羊就作行军的食粮,没有吃的就杀羊,再没吃的就杀牛。李成梁提兵出塞,杀到其大营,斩750级。因获大捷,明廷告祭郊庙,敕建“宁远伯李成梁石坊”。
第五次,万历九年(1581年),土蛮纠合九部,一共有10万联军,大掠辽东,还扬言要攻打北京。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一片惊恐,人们争着从安定门出去逃难,因为拥挤,每天都有被踩死者。通州百姓想夺船从水上逃走的,不少人落水溺死。可见当时京师惊慌到何种地步。
以上史实说明,辽东地区蒙古势力连年攻掠,形势严重。但是,万历初年,张居正为相,“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明军辽东军事防御比较严密,有力地阻击了蒙古贵族势力骚扰;再加上后来土蛮汗去世,另外一个重要的蒙古族首领也死了,蒙古各部矛盾纷争,互相倾轧,逐渐走向衰落。相对来说,这个地区比过去安宁了一些。但是,按下葫芦瓢又起。原来蒙古势力到鸭绿江,控制着女真的势力,蒙古势力衰弱之后,女真的势力又抬头了。李成梁没有料到,他打击蒙古势力的同时,也为女真发展扫清了障碍;而女真势力,将是更强悍的对手。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1.9.2007 18:36
成梁守辽(3):设“市圈计” 打击海西
明代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四大部分。其中黑龙江女真和东海女真离明朝辽东腹地较远,又居住分散,对辽东构不成威胁。对辽东影响较大的是海西女真。海西女真主要分为四部——叶赫部、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叶赫部和哈达部。所以李成梁用兵的重点就指向了叶赫和哈达。为此,李成梁对叶赫和哈达进行了三次重大的军事打击。
第一次,设“市圈计”。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二月,明辽东巡抚李松、总兵李成梁,利用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杨佳努到开原进行马市贸易的机会,在开原中固城设“市圈计”,诱其入伏,而袭杀之。事情是这样的:叶赫贝勒要带着他的部众同明朝进行马市贸易,地点在开原。明朝事先在贸易地点埋下了伏兵。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杨佳努率领两千骑到了开原,要入市。明朝这边说,不能两千人都入市。清佳努和杨佳努请以300余人随从,获允。清佳努和杨佳努等进入中固城市圈(四周用围墙围着)后,信炮一响,伏兵四起,二贝勒及其300余随从,全被斩杀。李成梁听到信炮声,拥精兵突然进攻女真在“市圈外”的骑兵,共斩首1252级,夺马1073匹。叶赫部族蒙受空前灾难。这是李成梁对海西女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第二次,削弱哈达。哈达部是一个很强的部。哈达的万汗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不和,其中一个叫孟格布禄,他姥姥家在叶赫,就和叶赫联合起来,要统治哈达部。李成梁看到叶赫要和哈达联合起来,那样势力就强大了,于是出重拳打击哈达势力。
万历十五年(1587年),辽东巡抚顾养谦以降丁为向导,引兵出塞,进攻哈达部孟格布禄。此役,共斩杀554级。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字,因为哈达部的人口很少,这554级主要是成年男子。哈达部主要的军事力量被砍掉了,受到重创。
第三次,打击叶赫。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杨佳努被明军计杀后,清佳努子布寨、杨佳努子纳林布禄,分别袭为叶赫贝勒,元气日渐恢复,军力日益强盛。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月,李成梁率兵攻打叶赫布寨和纳林布禄,遭到叶赫东城与西城的贝勒和部民坚决抵抗。李成梁下令发炮摧毁他们外城的城墙,放火烧了他们的粮窖。经过这次打击,共“斩首五百五十四颗,得获马、器以七八百计”。叶赫罹受重难,死伤惨重,城中老少,昼夜号泣。
由上可以看出,李成梁守辽期间,一个拳头遏制蒙古,另一个拳头打击海西,都取得了重大胜利。经过以上三次重大军事打击,海西女真遭到重创。
作者:
steve2046
时间:
1.9.2007 18:37
成梁守辽(4):义犬救主 努尔哈赤族兴
李成梁第一次镇辽22年,大仗打了十次,每一次,当辽东告捷之时,朝廷内上自阁部,下到督抚,升官荫子,增俸受赏,盛宴歌舞,弹冠相庆。《明史·李成梁传》记载:“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
第二次,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年已76岁的李成梁,重任辽东总兵。他又守辽8年。李成梁以宽甸六堡孤悬难守为由,建议放弃,把居民全部迁徙到内地。老百姓恋家不肯走,李成梁就派大军驱迫,死者狼藉;还有一部分辽民逃入建州。
李成梁93岁卒。他的弟弟李成材,做过辽东的参将。他的五个儿子如松、如柏、如桢、如樟、如梅,都是在辽东或西北战场成长为总兵官,其中李如柏、李如桢后来都做过辽东总兵。另外四个儿子如梓、如梧、如桂、如楠,也都做到参将。《辽左闻见录》记载:李成梁的家院“附郭十余里,编户鳞次,树色障天,不见城郭。妓者至二千人,以香囊数十缀于系袜带,而贯以珠宝,一带之费,至三四十金,数十步外,即香气袭人,穷奢极丽”。
这里要说明的是,李成梁和努尔哈赤家族可能有某种特殊的关系。相传努尔哈赤青年时曾到李成梁麾下,后跟随李成梁到京师,因而出现“义犬救主”、“乌鸦护驾”和“大青马”的故事。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娶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女为妾,还生了儿子。所以当时流传“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的民谣。以上传说缺乏史料确证,但是可以肯定李成梁同努尔哈赤家族彼此熟悉和了解。
李成梁遏制蒙古、打击海西,并纵容建州、放弃六堡的结果,却出现了新的历史变局,就是局中之局。
李成梁镇辽前后长达30年,立有大功,封伯建坊。他的战功、他的过失、他的骄纵以及他同努尔哈赤家族的关系,恰恰为建州女真发展铺平了道路,从而出现一个新的变局,就是局中之局。这既是李成梁所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万历帝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李成梁守辽的策略,用一只拳头打蒙古,一只拳头打海西――给满洲的兴起提供了空间。
所以,人们应该用第三只眼睛看历史,就是从对立两面的夹缝中,去观看、去分析已经隐藏并可能出现的问题。满洲努尔哈赤就是从历史的夹缝中走上政治舞台的。
作者:
apex
时间:
1.9.2007 21:13
书真是好像比他讲得精彩得多,总认为他讲的没有王力群和易中天精彩,讲得太死了,没有生气,可是文字真是另外一回事。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