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德国小黄车质量如此低劣,破产后低价甩卖还被嫌弃…… [打印本页]

作者: KaiyuanEditor    时间: 27.9.2018 19:44
标题: 德国小黄车质量如此低劣,破产后低价甩卖还被嫌弃……
今年7月份,新加坡共享单车品牌oBike在新加坡宣布破产。

此前,oBike进入德国市场,在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汉诺威都有投放单车。

现在,oBike在汉堡附近的Barsbrüttel向个人买家和经销商出售手头逾10,000辆单车。每辆单车售价70欧元。一般情况下,一辆自行车在德国售价100-500欧元。相比之下,70欧元的价格可以说是非常之低。


图源:dpa

然而本周三,德国健康和消费者保护部门(Behördefür Gesundheit und Verbraucherschutz)的调查显示,oBike的刹车未能达到欧盟标准。他们认为oBike自行车设计上出现根本问题,哪怕一般速度行驶都不能保证安全刹车。

各大德国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世界报》:oBike售卖数千有刹车问题自行车

《图片报》:刹车烂的廉价单车袭来

《北德意志广播之声》:廉价单车oBike刹车问题警告

此前开元网报道了德国市场对于共享单车反映较为冷淡。单车也被到处丢弃。






以上图片源自Instagram网友

德国人对共享单车存在抵制情绪的原因主要在于:
单车质量差,且只有一档不能变速
破坏城市规划及景观
找车、停车困难,不如乘坐公共交通
个人信息泄露
习惯用现金支付

德国用户对oBike的评价多为负面:
小黄车我们试过了,大失所望!自行车很廉价,只有一个档,刹车很烂,没有全挡泥板,让人感觉质量很差。自行车的篮框里面没有任何橡胶垫来缓冲负载,但是橡胶垫在“call-a-bike”是必备的。很难想象这样一台质量差的自行车能够存活多久。还有就是不知道供应商会用我们所上传的数据干什么。在使用的过程中,供应商完全知晓我们去了哪儿,在哪儿停留了多久以及行驶的路线,而且这些信息都是自动上传的。这让我们感到很奇怪,其实作为运营商他们只需要知道起点和终点就够了。希望运营商入乡随俗,不要把对付中国人的那套数据上传用到我们身上。除此之外APP看起来还是可靠且方便的。(评论来自:chip.de)


我很好奇这些运营商到底有没有得到政府的许可?我们政府整天用信息泄露来对别人进行罚款,为什么这次还没有制裁他们?我就问问有没有许可,没有的话就没收自行车,然后滚。(评论来自:Focus)



然而,oBike的联合创始人石一是还是一位“留德华”。石一于1989出生在上海,11岁来到德国。当时他的父母在Neu-Ulm开中餐馆。传言,他在13岁时学会了几门计算机语言和编写网页。14岁创建了一个网络论坛,从谷歌获得250美元的支票。16岁,他已经建立了30多家网站,每月获得4000∼5000美元的广告费。2007年,18岁的他进入了法兰克福歌德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三个学期后辍学。2009年,他开始涉足国际市场,并首次前往新加坡。2016年,他在新加坡创立了oBike。

共享单车之前在中国的成功未能在欧洲复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域情况不同。在国内,尤其是大城市,共享单车解决了下地铁最后的一公里的问题。德国的城市相对较小,且公共交通方便,下了公交步行即可,不需要单车。

德国媒体普遍对共享单车模式持负面态度。《焦点》报道:“慕尼黑上演疯狂的自行车:来自新加坡的自行车租赁淹没了这个城市!”


此前,ofo进军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对此发表一篇题为《黄祸》的专栏文章,提醒大家不严加管理,随时可能出现单车坟场。奥地利媒体heute.at称:“小黄车就像一场黄色的海啸淹没了维也纳。”德媒BR称:“来自亚洲的廉价共享单车随处可见。”



而近来,共享单车在中国和海外两边遇冷。共享单车坟场出现在国内各大城市。单车未能得到及时维修、押金退款问题、管理混乱都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单车堆积成山,影响机动车行驶和行人通行随处可见。几大共享单车品牌出现运营困难,说明一味地融资、砸钱只能自食其果。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bbs.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