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收支是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贸易和服务而产生的资金流动。经常账盈余增加了一个国家相应金额的外国资本净额。“贸易商品是德国经常帐盈余的主要原因,”Ifo经济学家Christian Grimme称。“主要推动力是欧盟和美国需求旺盛。”
去年前11个月,德国商品贸易顺差为2490亿欧元(约3040亿美元),因出口继续超过进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盟执委会多年来一直在敦促德国提高内需和进口,以降低全球经济失衡并推动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长。
Ifo称德国2017年经常帐盈余为2870亿美元,连续第二年创全球最高,其次是日本的2030亿美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批评德国在缩减对美国贸易顺差方面做得太少,谴责德国的贸易政策“非常差”。
德国总理默克尔回击称,民间消费才是德国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默克尔还指出,德国盈余主要是全球市场上供需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柏林方面对欧元汇率和能源价格等其他重要因素方面的影响力有限。
另外,欧盟文件显示,欧盟财政部长下周将呼吁德国提高薪资和投资,这强调了欧盟各国财长们一直以来的要求,即德国政府应通过让以出口为导向的本国经济再平衡,来增强欧盟的经济复苏。
在下周二进行的月度讨论中,财长们将就欧元区今年的经济政策达成共识,还将会讨论如何解决每个欧盟国家的经济失衡问题。
据路透获得的讨论结论草案显示,财长们同意欧盟执委会的观点,即德国的经常帐盈余过高,应该加以解决。
“拥有较高经常帐盈余的成员国应该创造条件,来促进薪资增长以发挥社会合作伙伴的作用,并将促进投资(和)支持内需和增长潜力的措施作为优先措施来实施,”财长们的结论草案称。
文件还呼吁经常帐赤字较高的欧元区国家抑制薪资增长。
文件草案显示,欧盟成员国目前势必会同意对今明两年采取“整体中性的财政立场”,这与欧盟执委会的建议相符。